黑质-纹状体通路参与运动疲劳大鼠行为调节的电生理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pin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纹状体是皮层下信息处理核团,在基底神经节处于中心地位,接受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投射,构成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黑质纹状体通路对于运动功能的执行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运动疲劳后皮层、黑质和纹状体电信号的变化,探讨黑质通路纹状体对皮层信息编码的影响,从电生理学角度来阐明其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训练3天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G)、一次力竭组(1FG)、三次力竭组(3FG)、七次力竭组(7FG)和恢复24h恢复组(24H),以递增负荷的跑台运动建立疲劳模型。大鼠行为活动采用旷场实验和错步实验评价。采用在体多通道电生理同步记录技术记录大鼠不同状态下皮层、黑质致密部、背侧纹状体局部场电位活动。结果:(1)运动疲劳对大鼠行为活动的结果显示,与CG相比,1FG大鼠前肢、后肢和尾部错误次数以及总时间增加,3FG与7FG也显著增加;与CG相比,1FG大鼠运动距离、平均和最大速度降低,3FG与7FG大鼠也显著降低,24h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2运动疲劳对大鼠不同状态下电活动的影响如图所示,运动疲劳后安静状态下,大鼠皮层、纹状体和黑质β频段功率谱密度值(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显著升高;运动疲劳后行为状态下,大鼠皮层、纹状体和黑质β频段PSD显著升高;疲劳后运动状态下,大鼠皮层、纹状体和黑质β频段PSD显著升高。结论:运动疲劳后大鼠自主活动、步态协调能力均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皮层、纹状体和黑质β频段PSD值在大鼠处于不同状态时均出现明显变化。随着疲劳程度的进行β频段PSD值显著升高,在恢复24h后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自主运动之前通常β频段活动降低,因此运动疲劳后行为活动变化可能与黑质、纹状体β频段活动异常进而导致皮层信息编码异常有关。
其他文献
堤防属于挡水建筑,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受到复杂的自然环境和各种内外力的作用,其状态随时都在变化,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隐患问题.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隐患就是管涌和渗
通过工程实例总结了高层建筑板柱-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过程和注意要点,介绍了等代框架法和经验系数法两种计算方法,运用YJK软件建立模型,并将整体参数与有限元软件结果进行对比,
在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人力资源招聘工作是非常核心且关键性的工作。为行之有效地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成效以及核心竞争力,必须充分全面做好人力资源招聘工
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类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对地质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性,导致本就脆弱的地质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基于此,下文
目的蛋清蛋白水解物是蛋清蛋白质经酶法水解、脱盐精制而得到的一组由蛋白质、肽、氨基酸的混合物,80%以上分子量为350-600D。本文对蛋清蛋白水解物进行营养价值评价,旨在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