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需求的日益个性化,产品出现更新不断加速、生命周期逐渐缩短的现象。但由于短生命周期产品销售周期短、需求随机性大、供应不稳定性较强等特性的存在,往往导致经销或是生产该类产品的企业及相应的供应链不得不面临巨大风险的挑战,因而采用何种相关理论与手段来指导企业及相应供应链的运作经营已成为各决策者必不可少的话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来制定最优策略的报童模型及其拓展模型得到了应用,并由此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中,存在一类关于分散式供应链的讨论,此时企业仅关心自身的决策目标,而忽略供应链一体化目标,最终导致供应链效率低下。而供应链合同能够通过对支付条款进行规定,鼓励供应链成员的目标与供应链一体化的目标保持一致,因而在供应链管理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供应链契约来刺激供应链整体效率,但在他们的研究中或多或少忽略了供需不平衡损失。此外,大量实验与实证研究表明决策者的偏好行为往往对企业的最佳策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以生产和经销短生命周期产品的企业及与之相关的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决策者偏好行为(包括风险规避、损失规避和公平关切)引入,构建以上下游企业共担核心企业的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共存的损失机制为基础、以确保交易者均能获利的补偿机制为补充的风险分散契约模型,并由此来管理决策者偏好行为下的短生命周期产品的运作策略,从而力求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与完善有关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运作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考虑单一个供应商与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的订购决策问题,其中零售商具偏好行为。又由于零售商的努力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市场需求,从而间接影响其订购策略,因而在努力影响的市场需求下,我们考察了基于零售商偏好行为影响下风险分散契约的可行性问题,表明风险分散契约可以协调供应链、完成Pareto改进以及按照交易双方议价能力去合理分配系统绩效。其次,在随机需求的订购策略问题中,以批发价契约为基准,以实现供应链协调与Pareto改进为契约可行前提,以具有任意Nash议价解为绩效的分配合理性准则,比较零售商偏好行为作用下风险分散契约与其他契约(包括收益共享、回购、数量折扣、数量弹性和销售返利契约)的不同,并指出风险分散契约的优势所在。最后,探讨单一供应商与单一制造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的产能投资问题,其中供应商具有偏好行为。研究表明风险分散契约不仅能实现供应链协调和Pareto改进,而且能合理分配系统绩效。由此进一步将风险分散契约与期权契约、补偿契约、能力预定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作比较,分析风险分散契约被交易双方接受的原因所在。上述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供应链契约类型,而且还为契约选择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从而更有利于实现核心企业和从属企业的进一步交易,进而激励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并促使交易双方达到“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