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氢选择性催化氧化(HCN-SCO)反应机理探究

来源 :第二十四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34970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氰化氢(HCN)是一类气态剧毒物质,是磷化工、氨合成、煤化工中工业废气中最典型的非常规有毒有害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显著的危害.其中,HCN 致毒机理主要是由于吸入人体后电离出的CN-极易与血液中氧化性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结合,从而阻断血液中电子氧的传递,通常摄入0.1-0.3 g HCN 即能致人窒息死亡[1].此外,HCN 是NOx、N2O 的重要前体物,在大气环境中易造成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一系列问题[2].对比各种常用的HCN 处理方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燃烧法等均存在二次污染、处理成本高等问题,而选择性催化氧化法(HCN-SCO)可将HCN 彻底转化为N2、CO2 和H2O,具有显著的优势.众多研究表明[3]Cu 基催化剂具有较高的HCN-SCO 催化活性,在较宽的温度窗口内均保持较高的HCN 去除效果.而已报道的HCN-SCO 相关研究中氧化过程往往伴随大量的NOx、N2O、NH3等副产物,导致N2 选择性降低,严重影响了HCN 的彻底净化.此外,HCN-SCO 的反应机理尚无明确的报道,这一研究的开展将为催化剂构效关系的揭示及催化剂活性和N2 选择性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对比了不同活性组分对HCN-SCO 活性的影响,进而探究了反应产物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最终揭示了HCN 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