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观察中药化痰祛瘀方拮抗腹透患者腹膜纤维化临床疗效,2、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腹膜透析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①行标准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治疗方法,即每天交换透析液3~4次,每次2000ml,白天液体停留时间为4小时,夜间停留时间为8~10小时。②对有并发症者,如高血压、电解质紊乱、感染、贫血等结合西药对症治疗。③中医辨证治疗,不施加具有化痰祛瘀功效的中药。治疗组:腹透治疗方法、西医对症处理及中医辨证治疗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具有化痰祛瘀功效为复方的中药,基础方为大黄6-10g、川芎15g、法半夏10g、海藻15g。治疗疗程:每日一剂,疗程2个月。3、观察指标:3.1临床症候观察:面色黧黑或晦暗,肌肤甲错,肢体麻木或刺痛,身重困倦,脘腹胀满,口中粘腻或口干不欲饮,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筋系瘀紫,苔厚腻,脉弦滑或细涩;3.2检测反映腹膜纤维化程度及肾功能的指标:腹透液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患者肝纤四项: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4数据的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检验水准α=0.05。5、结果:5.1、化痰祛瘀中药对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治疗组经用化痰祛瘀中药治疗后,临床症候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2、化痰祛瘀中药对腹膜纤维化相关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治疗组疗后腹透液中TGF-β1因子水平(130.56±14.54pg/ml)及VEGF因子水平(63.62±12.95pg/ml)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TGF-β1(164.84±32.38 pg/ml)、VEGF(95.87±18.59pg/ml)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腹透液中TGF-β1因子及VEGF因子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肝纤四项组间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肌酐、尿素氮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6、结论:6.1、化痰祛瘀中药复方可以改善腹透患者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提高腹膜透析治疗效果。6.2化痰祛瘀中药复方能明显降低反映腹膜纤维化的相关指标(肝纤四项、腹透液中TGF-β1、VEGF因子)水平,初步显示化痰祛瘀中药有较好的防治腹膜纤维化作用,起到拮抗腹膜纤维化、保护腹膜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