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增白剂的低温溶解速率对织物及粉体增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r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增白剂的低温溶解速率(ROS)对在典型的亚洲冷水洗涤条件下织物的增白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国产普通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传统DAS类型增白剂(如#33)虽然对纤维素纤维的亲和力较高,但在冷水洗涤条件下对织物的增白主要受其溶解速率控制而较低。不同晶型及后处理工艺生产的这类增白剂溶解速率差异很大,因而在相同E1/1条件下对棉织物的增白效果也有一定差异。虽然DSBP类型的增白剂(如CBS) 在低温时的溶解速率较高,但其对纤维素纤维的亲和力较低,故在相同E1/1值的条件下,其对织物的增白效能较低。同时,由于其制造成本很高,难以在低成本条件下对棉织物有效增白。本文通过ROS实验以及循环洗涤织物增白实验,分析探讨了ROS与织物洗涤白度的关系。对DMS类型的增白剂而言,溶解速率越高其在低温洗涤时对纤维素纤维的增白能力越强。具有低温高溶解速率及对纤维素纤维适中亲和力的新型增白剂 Heliya BLF专门为普通洗衣粉在低温低浴比条件使用而设计,可在短时间内在洗涤浴中迅速溶解及均匀扩散而吸附在纤维素纤维上,其对纤维素纤维的增白性价比明显优于以上两类增白剂。基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以及晶型,Heliya BLF在织物上分布均匀,无传统#33增白剂的增白花斑。同时,Heliya BLF在低用量下即能够明显提高普通粉的粉体白度,使粉体白度轻易超过CIE86白度值110。而传统的#33或DMS类型的增白剂即便在高用量下也很难使普通粉粉体白度超过100,而洗衣粉的粉体白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英语辩论作为语言学习者进行语言高水平综合输出的末端环节,有助于提升语言学习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能力,在短期内提高学习者语言表达能力,且其批判性思维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以高性能的EZ-USB FX2单片机CY7C68013作为USB接口,实现DSP芯片TMS320F2812与PC之间的数据高速传输.介绍了系统硬件结构,阐述了CY7C68013工作在SLAVE FIFO模式固件程序的设计
坐位体前屈是近年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之一,主要是锻炼学生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但在练习中部分学生会有恐惧心理,因为柔韧性练习会产生疼痛感,为了加强学生对坐位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