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消极应对方式和负性自动思维在冲动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某大学314名大学生,采用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DMSC-S)的冲动系统分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的消极应对分量表、自动思维问卷(ATQ)和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大学生de冲动性、消极应对方式、负性自动思维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冲动性与消极应对方式、负性自动思维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26-0.44,p<0.01),心理健康与冲动性、消极应对方式和负性自动思维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31--0.59,p<0.01);②通过路径分析发现,冲动性对心理健康状况没有直接预测作用,但是可以通过三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通过负性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通过负性自动思维和消极应对的链式中介作用(X2/df=1.92,GFI=0.96,NFI=0.96,IFI=0.98,TLI=0.97,CFI=0.98,RMSEA=0.05);。结论:冲动性不仅通过消极应对方式、负性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还通过负性自动思维和消极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预测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