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但由于甘薯染色体的高度杂合性,以及种内、种间存在的广泛杂交不亲和性限制了甘薯亲本的自由选育,植物基因工程为可实现甘薯性状的定向改良。利用转基因技术筛选高产、优质的转基因植株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根癌农杆菌介导法是研究最清楚,应用最成功的遗传转化方法。影响根癌农杆菌转化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遗传因素包括根癌农杆菌决定的遗传因素(菌株类型、菌液生长期及菌液浓度等)和甘薯植株决定的遗传因素(甘薯基因型、受体材料类型及生长期等);环境因素包括共培养时间、选择压、诱导物(包括乙酰丁香酮、中性糖、酸性糖等)、培养基pH及培养温度等。最初甘薯遗传转化外源基因效率低,随着甘薯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越来越多的的目的基因被应用到甘薯遗传转化中去。目前转入到甘薯中的目的基因主要包括五大类:抗虫害基因(CpTI、GNA、SKTI、cryIII、OCI);抗病毒基因(SPFMV-CP);抗真菌病害基因(水稻几丁质酶基因与β-1,3葡聚糖酶基因);改良作物品质基因(烟草微粒体Ω-3脂肪酸脱氢酶基因、GBSSI、玉米醇溶蛋白基因和ASP-1);抗非生物胁迫基因(抗除草剂基因bar、清除活性氧的酶基因SOD和APX等)。目前,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方法获得了许多转基因植株,由于甘薯的特殊性致使部分甘薯的遗传转化受到限制,本文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的原理、影响因素和目的基因的应用等方面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甘薯转基因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