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拼音文字的阅读中,副中央凹词汇的加工难度影响预视效应的大小,词汇加工难度越低预视效应越大。虽然词汇加工在汉语阅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缺少词切分线索,读者需要进行词切分的加工。而汉语研究表明,读者能够对副中央凹中的字N+1与字N+2进行预视加工。根据Li等人(2009)所提出的汉语词汇识别模型,读者对字进行部分加工即可激活词汇水平的加工,那么汉语读者能否在副中央凹加工中进行词汇水平的加工?为了探讨该问题,由于词频效应是反应词汇加工的有效指标,因此本研究操纵了副中央凹双字词的词频(高频,低频)同时采用边界范式操纵了该词首字的预视类型(目标预视,假字预视),来探讨词汇水平信息对副中央凹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注视时间上,词频主效应显著,词频越高目标词的注视时间越短;目标词首字预视类型主效应显著,目标预视下的注视时间显著短于假字预视下的注视时间;两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在前目标词向前眼跳长度上,副中央凹词频与首字预视类型交互作用显著,当副中央凹词为高频词时,目标预视下的眼跳长度显著长于假字预视,当副中央凹词为低频词时,目标预视下眼跳长度与假字预视下的眼跳长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在首次注视位置上,词副中央凹词频与首字预视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高频词条件下目标预视与假字预视的差异显著大于低频词条件下的差异。由此可见,副中央凹词的词频影响了预视加工,并影响随后的眼跳目标选择计划,但并没有影响预视效应的大小。汉语读者在副中央凹加工中即可获取词汇水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