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分析外部董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列举了在外部董事长探索途中可能出现的瓶颈。外部董事长是否责任心强,当公司遇到困境,如业绩表现不佳,或因一些不良事件而遭受名誉损害的时候,外部董事可能会为了保证自己的声誉和名望,或避免额外的工作量而请辞,董事长在公司的位置举足轻重,如果此时离职,对本来已经面临困境的公司,无疑使雪上加霜,可能会给公司带来难以平复的灾难。外部董事长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外部董事的选聘范围来看,外部董事无疑都是某个行业内的专家。外部董事在董事会中占多数的原则,可以聘请各方面的专家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公司解决难题。但如果其中一名外部董事成为董事长,因为他只在一个方面造诣较深,对于其他方面及公司业务都相对生疏,可能因一叶障目考虑不够周全,做出不够全面的判断,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外部董事出任董事长后,其他董事的比例是否可以依然按照外部董事占多数来执行,这样是否会使董事会中内部董事和经理层产生被夺权的感觉,如果董事会中调整为内部董事占多数,又是否会给外部董事长的顺利行权带来隐患。作为董事长,特别是外部董事担任的董事长,不得在与公司同行业的企业或与公司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兼职,要独立于公司管理层,可以有效地防止内部人控制。但如此一来,就是把外部董事长董事放到了公司管理层的对立面,不利于外部董事长顺利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