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落保留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价值特色鲜明,是我国农耕时代人们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发育出的人居聚落,发展至今,许多传统村落历史遗存已逐步湮灭,从遗存的文物等级、数量,或村落建筑精美程度,村落规模等方面也许尚未达到国家级或省级传统村落的要求,那么,这些传统村落价值如何评价,怎样保护?特别是"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传统村落又该如何发展,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这都是需要当代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应用四维空间的理念,提出在历史的演进中,村落建筑往往是原址翻建,因此现状建筑虽新,整体所呈现出的聚落形态、建筑肌理仍保留着历史格局,这些形态是无形的时间留下有形的印记,可被看到、可被感知、可被触摸。因此,传统村落的价值不仅限于历史遗存的个体,更在于凝结了时间印记的聚落空间格局、建筑肌理,这是传统村落的价值所在,是保护的核心内容。基于四维空间理论分析得出的价值和核心保护内容,同时,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本文认为保护发展规划不应把保护一味做成禁忌,而根据具体村落的不同情况,准确评估价值特色,采用分类、分层次、不同倾向性保护的方法策略:自然生态环境、核心保护区强化保护,建设控制地带、风貌协调区引导性保护;聚落空间格局、建筑肌理重点保护,不强调单一建筑逐幢保护,为未来适度发展旅游服务业等三产提供有利条件。文本认为一切的保护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传统村落发展的路径是以历史文化为特色,带动发展,激活村落活力,展示文化传统,真正做到保护促发展,发展中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