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辊式高压静电分选机电晕极结构优化

来源 :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全国静电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压静电分选是Taylor等在1988年首次利用于废物再利用的技术,采用了辊式静电分选机对废旧电缆中的金属等进行回收,为了提高针辊式高压静电分选机的分选效率,须寻求最佳的电晕极结构.利用自制针辊式高压静电分选机,固定针辊距离为d=50mm,进行针辊放电实验.通过调整电晕电压、放电针间距及长短针排列方式,探讨分选电场分布规律,对针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放电效果随针间距减小会出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当针间距为12mm时达到最大值;在最佳针间距下,将针的长度按30mm-15mm-30mm的方式排列,得到了更好的放电效果,转辊表面电荷量在15kV时可提高33%;应用MATLAB软件,模拟了不同针间距对放电的影响,为静电分选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为研究高空低气压、低温环境下的电晕放电特性,研制了由气压泵、气压计、温控箱、密闭气罐、高压静电源、动态电位测试仪等组成的低气压、低温环境电晕放电模拟试验系统,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