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学术界认为,中国风帆出现的年代,要比古埃及(埃及涅伽达Naqada时期,公元前3100年)晚约1500年,甚至晚约3200年.近期西方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迄今世界上最早风帆出现的时间可上溯至公元前5500—公元前5000年(美索不达米亚欧贝德Ubaid时期);国内方面,2002年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距今8000~7000年的与独木舟及水上航行相关的一系列文物,从图形影像、实物文物、技术演进水平方面提供了相较于美索不达米亚欧贝德2/3时期的双脚桅杆船纹陶盘以及埃及涅伽达文化二期的舟船风帆岩画更早且更丰富充分的证据链,证明中国跨湖桥文化(8000~7000BP)已出现和使用已知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风帆.同时,将跨湖桥遗址风帆之证据链,与福建闽江口外的马祖列岛“亮岛岛尾Ⅰ遗址”出土的“亮岛人”1号(c.8190BP)和“亮岛人”2号(c.7550BP)所具备的约25公里的离岸航海能力,以及距今约7000~6000年福建沿海远古先民(早期南岛人及其他可能族群)所具备的长距离、多日、复杂海况的航海能力和完成跨台湾海峡的航海迁徙到达台湾之历史进行关联研究,可形成中国东南沿海远古先民在距今约8000~7000年已开始使用风帆的更为全面的证据体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有关中国和世界风帆更早出现年代(c.10000-8500BP)的“跨湖桥-亮岛”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