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及其转型

来源 :新农村建设中乡土建筑保护暨永嘉楠溪江古村落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3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建筑遗产广泛分布在传统村镇中,它们是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中叶以来,乡土建筑受到国际建筑史界的关注,其目光逐渐由帝王建筑、宗教建筑等拓展到了乡土建筑领域。1964年5月,在意大利威尼斯通过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明确指出:“历史文物建筑的概念,不仅包含个别的建筑作品,而且包含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品,也适用于由于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往过去比较不重要的作品。此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第12次大会于1999年10月又通过了《乡土建筑遗产宪章》,这是在《威尼斯宪章》指导下阐述乡士建筑保护的专业性文献。经过多年的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把包括中国安徽西递、宏村在内的一些历史村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也有愈来愈多的古村落和其他乡土建筑被指定为保护对象,其价值得到科学认定,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其他文献
对海河流域现有基本水文站的密度及布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基本水文站网的调整建议。
以芽为外植体建立了金边玉簪组织培养的技术体系,重点研究了激素配比对玉簪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并有效防止外植体褐变、玻璃化的问题。结果表明,金边玉簪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6±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老龄化,以及老年群体的购物与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由于其生理上的特点,社区商业圈往往成为这一群体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主要场所,但目前社区商业的发展普遍不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对民用建筑室内环境监测,提升建筑室内环境的质量,成为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民用建筑室内环境监测为研究对
本文以乡土建筑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化内涵的再造方式。通过对鄂东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多元文化在乡村建筑中的塑造方式进行破解,解读其中的改造思路和手法。
随着国家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的临近,免费师范生的就业问题提上了日程。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意向如何?其就业意向与国家政策要求、就业预期与现实情况有何差别?调查表明,免费师范生的
室内环境污染的种类繁多,污染源广泛,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因此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本文阐述了室内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及室内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