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斑马鱼模型研究人类视网膜遗传病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olan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人类遗传性失明的主要原因,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动物模型理解基因突变引起视网膜变性的病理过程和分子机制,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创造条件。方法:应用TALEN技术敲除视网膜变性特异的致病基因,通过杂交得到纯合突变的斑马鱼品系。应用HE组织染色和免疫荧光,以及电镜技术,观察基因突变后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和视网膜变性发病的病理过程。应用real—time PCR、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分析相关基因和关键蛋白表达和正确运输的变化。应用TUNEL分析视网膜视锥和视杆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ITRAQ分析基因突变后视网膜蛋白的改变以及变化趋势,综合分析RP2和CERKL基因的功能,突变引起视网膜变性的病理过程和分子机制。结果:成功敲除了视网膜变性基因RP2和CERKL,获得这两个基因纯合突变的斑马鱼动物模型。观察了基因突变引起视网膜变性的细胞、组织、生理学和病理学基础,发现RP2突变可特异地影响视杆细胞光转导蛋白的表达;CERKL缺陷可累积视网膜组织中的ROS,其毒副作用引起感光细胞凋亡;电镜结果提示,CERKL缺陷还可导致感光细胞外节的吞噬缺陷。上述结果揭示了这两个基因突变引起视网膜变性的新的病理机制。结论:鉴于人体作为遗传病研究材料存在固有的缺陷,研究者无法直接观察遗传病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应用动物模型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一缺陷。近年来兴起的TALEN技术为动物模型的制备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斑马鱼和人类的视网膜具有同样的功能,感光细胞的结构和组成较小鼠更为类似。我们在国内外首次构建了视网膜变性两个基因缺陷的斑马鱼模型,通过观察这两个基因突变引起遗传病的细胞和组织学病理过程,揭示了它们突变导致视网膜变性的分子机制。这两个动物模型的获得,为视网膜变性这类重要遗传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B-P模型,构造了大气、水质和噪声的综合环境质量的B-P网络二级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实例作效果检
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一般是通过该企业经济效益表现出来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一个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主要是提高该企业的财务指标设计水平,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水平和财务管理
文探讨亍速度瞬心在中学物理竞赛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城乡学生因所处的生活环境与教育环境的不同,获取信息渠道的不同,从而在知识面、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创造性思维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即存在"知识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缩小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和Child法消化道重建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
通过观察微观结构、硬度检测和力学性能检测,研究热输入对AZ31/MB3镁合金钨极氩弧焊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输入的增加,焊缝宽度明显增加,同时接
[目的]为研究Hg^2+对植物的毒害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Hg^2+胁迫对小麦幼苗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活性变
本文以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平面曲线的弧长说明其求法的思想统一性.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兴起钢琴热,形成了一个相对广大的学习钢琴演奏的群体,此后中国的钢琴作品植入到一个有条件学习钢琴的知识阶层中,深入到更广泛的人群,形成了与以往不
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中,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行并不断深化,民营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已提出全新的要求。在新医改作用下,民营医院必须强调自身经济管理,科学处理成本核算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