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犯风险评估是罪犯矫正和犯罪预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现有的风险评估研究主要关注暴力犯罪,国外已开发多个暴力再犯的预测工具,国内近年来也逐渐形成了针对暴力犯罪的风险评估体系。然而,近年来暴力犯罪数量有所下降,诈骗犯罪数量逐年上升,针对诈骗犯心理特点的研究却相对匮乏,同时也缺乏针对诈骗犯的风险评估工具。本研究试图探究诈骗犯与暴力犯在人格及自我控制上的异同,并探寻能够预测其再犯的风险因子,在北京市某监狱经过查阅卷宗、基线调查和访谈,选取了150名男性成人诈骗犯和174名男性成人暴力犯,施测黑暗三人格及自我控制量表。(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类罪犯首次犯罪年龄、犯罪前文化程度与精神病态分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1.44,r=-1.53,p<0.01),犯罪前文化程度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r=0.19,p<0.01),表明无论是诈骗犯还是暴力犯,文化程度越低或者精神病态越严重越容易更早犯罪,文化程度越高自我控制越好;(2)t检验结果表明,诈骗犯的犯罪前文化程度、首次犯罪年龄显著高于暴力犯(t=5.86,p<0.01;t=6.06,p<0.01),首次犯罪原判刑期显著低于暴力犯(t=-3.42,p<0.01),精神病态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暴力犯(t=-2.53,p<0.05),自我控制得分显著高于暴力犯(t=2.46,p<0.05),两类罪犯在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分量表上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3)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诈骗犯首次犯罪年龄(B=-0.11)、首次犯罪原判刑期(B=-0.33)可以显著预测其再犯(p<0.01);暴力犯的首次犯罪年龄(B=-0.13)、首次原判刑期(B=-0.29)、精神病态(B=0.15)可以显著预测其再犯(p<0.01,p<0.05),即两类罪犯的首次犯罪年龄和首次原判刑期均可以有效预测再犯,而精神病态只能有效预测暴力犯的再犯。综上,相对于暴力犯,诈骗犯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实施犯罪时年龄更大,精神病态倾向更轻且自我控制能力更好,因此在选取预测再犯因子时应考虑不同罪犯的特点,开发更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