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诈骗犯、暴力犯的人格特征和自我控制特点及其在再犯预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犯风险评估是罪犯矫正和犯罪预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现有的风险评估研究主要关注暴力犯罪,国外已开发多个暴力再犯的预测工具,国内近年来也逐渐形成了针对暴力犯罪的风险评估体系。然而,近年来暴力犯罪数量有所下降,诈骗犯罪数量逐年上升,针对诈骗犯心理特点的研究却相对匮乏,同时也缺乏针对诈骗犯的风险评估工具。本研究试图探究诈骗犯与暴力犯在人格及自我控制上的异同,并探寻能够预测其再犯的风险因子,在北京市某监狱经过查阅卷宗、基线调查和访谈,选取了150名男性成人诈骗犯和174名男性成人暴力犯,施测黑暗三人格及自我控制量表。(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类罪犯首次犯罪年龄、犯罪前文化程度与精神病态分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1.44,r=-1.53,p<0.01),犯罪前文化程度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r=0.19,p<0.01),表明无论是诈骗犯还是暴力犯,文化程度越低或者精神病态越严重越容易更早犯罪,文化程度越高自我控制越好;(2)t检验结果表明,诈骗犯的犯罪前文化程度、首次犯罪年龄显著高于暴力犯(t=5.86,p<0.01;t=6.06,p<0.01),首次犯罪原判刑期显著低于暴力犯(t=-3.42,p<0.01),精神病态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暴力犯(t=-2.53,p<0.05),自我控制得分显著高于暴力犯(t=2.46,p<0.05),两类罪犯在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分量表上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3)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诈骗犯首次犯罪年龄(B=-0.11)、首次犯罪原判刑期(B=-0.33)可以显著预测其再犯(p<0.01);暴力犯的首次犯罪年龄(B=-0.13)、首次原判刑期(B=-0.29)、精神病态(B=0.15)可以显著预测其再犯(p<0.01,p<0.05),即两类罪犯的首次犯罪年龄和首次原判刑期均可以有效预测再犯,而精神病态只能有效预测暴力犯的再犯。综上,相对于暴力犯,诈骗犯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实施犯罪时年龄更大,精神病态倾向更轻且自我控制能力更好,因此在选取预测再犯因子时应考虑不同罪犯的特点,开发更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工具。
其他文献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分别从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确定了纳豆菌液体发酵产生的抗菌物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佳备件。并对抗菌物质的部分理化性质
牛奶作为公认的健康饮品,是不少人的生活必需品。但相比欧美国家对牛奶的钟爱,国人牛奶的摄入量却严重不达标,其中,“乳糖不耐受”是一个重要因素。$$乳糖不耐受者也可喝牛奶$$中
会议
研究一种多层胶合板自动排板生产线,把传统单人作业模式转化为流水线生产,降低对操作人员熟练程度的依赖,实现自动高效排板。主要应该从如何设计的视角来表述。生产线输送带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国内部分高校MOOC的课程质量监控保障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各高校普遍存在MOOC课程建设质量标准不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教育影响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逐渐从教学边缘走向教学中心,是否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也成为社会判断人才标准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提高信息
近年来,网络博客、微博越来越普遍,逐渐成为网络交流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博客、微博的信息组织方式,探讨了网络博客、微博信息质量的分析原则。
目的探讨冠心病、高血压病人血浆氧自由基、一氧化氮(NO)及纤溶活性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观察了30例正常人及185例冠心病、高血压病人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组织型血纤维蛋白
从初中开始物理课程就是一门相对来说比较难学的学科,所以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只是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传授指导,初次之外,还应该带领学生进入实际操作,采用直观的
近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中国服装协会主办,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花都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支持,富力环球商品贸易港承办的“无惧
构建场景的“四即”方法论用场景不断重构传统商业模式中的产品、营销、渠道、定价策略,以及流量获取等模型,我们开始形成移动互联时代的场景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可以归结为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