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格孢引起的马铃薯叶斑类病害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的测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ny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叶斑类病害发生呈普遍加重趋势,为了掌握这些病害的病原、发生规律和制定更科学防治策略,2009年本研究室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陕西、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和云南等地采集了大量具马铃薯早疫病典型症状(同心轮纹)和非典型症状(大量小病斑)的叶斑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经分离纯化共得到253株分离物,采用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共鉴定出115株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Ellis et Martin)Sorauer]和138株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Fr.)Keissler]菌株,从实验结果还可以看出从具有同心轮纹的典型早疫病症状的叶片上分离的链格孢绝大多数是茄链格孢,从早疫病非典型症状的小病斑上分离到的几乎都是链格孢,而前人研究普遍认为链格孢为马铃薯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一般不直接引起马铃薯病害。为了验证在不同地区采集的不同病原菌的致病能力,本研究采用经过IAA(吲哚乙酸)处理(10.7mM、24h)的离体叶片接种法,从不同地域分别随机选取的8株茄链格孢和8株链格孢对不同叶龄的马铃薯叶片进行接种,接种叶片在温度25℃恒温培养箱中光照保湿培养5~7d,结果表明所有被测的16个菌株均可使叶片发病。此外,从接种发病的叶片上还可再次分离出上述2种链格孢。由此可说明茄链格孢与链格孢均可单独致马铃薯叶片感染发病。此外,研究还发现经过IAA处理的叶片3~5d可发病,不经过IAA处理的叶片一般5~7d才发病,且叶片抗病性明显与叶龄成反比,叶龄越长,其抗病性越低。以上结果也表明茄链格孢和链格孢都是弱寄生菌,由其引起病害一般发生在植株衰老的叶片,这可以很好的解释田间早疫病一般先从植物的下部老叶上发生的情况。
其他文献
介绍了软PLC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软件的整体架构设计,同时阐述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如梯形图语言的编辑功能和编译功能实现.最后介绍了软PLC系统在测试中的运行情况。
本文首先阐述了分布式系统存在的重复认证和信息流动导致的权限扩散的问题,讨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了分布式系统认证的总体架构,分析了解决方案的优点以及缺点的解决办
<正>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系统是以安化黑茶为特色的文化系统。遗产地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核心保护范围为安化县域内资江及洢水流域,包括:梅城镇、仙溪镇、长塘镇、大福镇、
在IETF制定的标准移动IPv6中,移动节点在外地网络中每移动一个新的位置就要发送一个绑定更新信息到家乡代理和相应的通信节点上,这必将导致网络总的绑定和发送代价过高。降低网
<正>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不规范,重大项目匆匆上马、朝令夕改等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形象,影响决策质量和效率,影响改革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此次《条例》从程序方面对重大行
基于TD—SCDMA技术标准的形成,并论述了TD—SCDM的特点,主要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核心网络的传输协议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核心网络体系功能,以及各功能实体和接口、智能网,并在3GPP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