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一旦出现持续体温升高、关节肿胀、疼痛、功能受限,大多考虑关节感染。我们发现,有的疑似感染的患者对抗菌药物并不敏感,且反复关节液培养均为"未见细菌生长",治疗处于尴尬境地。是否存在其他诊断及有效治疗手段呢?我们将两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治疗过程予以报告。方法与资料两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1岁和20岁,一例诊断为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另一例为前交叉韧带断裂伴有内侧半月板后角关节囊缘撕裂;受伤距手术时间为4个月/12个月;手术均采用自体腘绳肌腱四股单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Endobution固定,胫骨端introfix固定,半月板囊缘撕裂用Repidlog修复;两例于术后均出现肿胀,持续疼痛,皮温增高,体温分别于术后第二周和第二天出现增高,波动于37.2℃~37.8℃;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在正常范围内,血小板数量增加超过正常3倍,血沉、C-反应蛋白均超出正常5-10倍;关节穿刺为血性液体,量不多,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治疗:口服非甾体消炎药,给予头孢三代或万古霉素治疗,地塞米松静脉冲击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其中一例于术后一个月因症状进行性加重行二次关节镜探查及清理术,镜下所见:关节内充满充血肥厚的滑膜及瘢痕条索,侵蚀软骨并出现广泛的血管翳,重建的前交叉韧带在胫骨隧道内口附近被腐蚀,隧道内口被滑膜组织填充,探钩探查可触及固定物,且固定物出现松动。将滑膜及瘢痕组织彻底清除,胫骨隧道内introfix取出。结果术后症状缓解,血沉及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免疫抑制剂的加入使症状进一步改善,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出现肿胀疼痛体温增高等症状,如果实验室检查及关节液穿刺培养不支持感染表现,应高度怀疑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生,关节镜下清理术及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会取得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