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裂果是保护地和露地栽培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裂果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商品品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生产上采用保持水分均匀供给、增施有机肥等措施避免番茄裂果发生,但是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定位和克隆番茄种质中耐裂果位点对于加快中国耐裂果番茄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对番茄耐裂果位点cr3a和cr4a进行精细定位,为耐裂果基因克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开发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耐裂果的番茄材料,加速耐裂果番茄育种进程。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构建的潘那利番茄Solanum pennellii LA0716渐渗群体中有两个株系14h616和14h597,均是以KR2R144为遗传背景但分别含有LA0716第3染色体cr3a和第4染色体cr4a片段,目前已是BC5S3代。通过将14h616和14h597与KR2R144进行杂交后再多代自交,分析后代基因型与表型,从而对cr3a和cr4a耐裂果位点精细定位,同时通过石蜡切片观察果实表皮角质层以及测量果实的含水量,以明确其与番茄耐裂果性的关系。利用绿熟期、转色期、红熟前期、红熟期的果实材料分别制作石蜡切片观察了果实表皮角质层结构,结果表明处于绿熟期含有耐裂果位点cr4a的番茄果皮角质层厚度与易裂番茄的相比差异极显著,含有位点cr4a的番茄材料果皮角质层更厚一些,但是这4个时期的番茄果实表皮细胞层数与细胞大小并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利用处于绿熟期、转色期、红熟前期和红熟期的果实材料测量果实含水量变化发现,含有耐裂果位点cr3a的番茄果实含水量与易裂番茄的相比有显著差异,其中,处于绿熟期时的果实含水量具有极显著差异。遗传分析表明,番茄耐裂对易裂为不完全显性。利用渐渗系全基因组分子标记分析将位点cr3a初步定位于3号染色体末端,位点cr4a初步定位于4号染色体末端,然后通过对渐渗系后代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以及表型鉴定来进一步对cr3a和cr4a精细定位,将cr3a定位于分子标记3-ZY25和HP3501约1 Mb范围内。对cr4a精细定位结果发现基因型与表型不吻合,分析该渐渗系群体交换单株的基因型发现此区段内的染色体可能发生了倒位现象,进而导致基因型与表型不相符。目前正在做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