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Ideal)是指个体关于未来的、同实际相联系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有实现可能的想象、希望、追求及奋斗目标。本研究通过对农村中学生理想现状进行调查,并针对农村中学生理想现状思考理想教育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理想教育途径,从而为农村教育工作者在农村中学生理想教育方面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本研究对全国9个省份20所学校的2368名农村中学生采取整群分层抽样进行调查,结论如下:1.总体状况。农村地区中学生理想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理想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自我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学业理想和社会理想。2.差异状况。农村中学男生理想水平显著低于女生理想水平;是否独生子女对农村中学生理想发展影响不显著;农村中学生理想总分在父母、教师是否指导上差异非常显著;父母、教师指导过的农村中学生理想水平显著高于父母、教师未指导过的农村中学生理想;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理想水平极其显著低于农村中学非留守儿童理想发展。3.影响因素状况。不同家庭情况的中学生在理想总分上差异极其显著;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农村中学生理想影响非常显著;母亲受教育背景对农村中学生理想有影响,但影响不显著;不同选择动机对中学生理想水平影响极其显著。性别、留守儿童、父亲文化水平、教师指导、选择动机都对理想呈显著预测作用。4.教育理想状况。在高中毕业后选择上,选择最多是上全日制大学、其次是一边工作一边上业余大学;在受教育理想上,想在学校一直读到,选择最多是读到大学毕业,其次是研究生毕业。5.职业理想状况。农村中学生有志于从事的主要职业依次是老师、演员、科学家、大老板、设计师、军人和医生等。6.实现理想的动机状况。最多是为报效国家、为国家做贡献,其次是让家人生活的更好,为了自己美好的将来,实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