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体教融合创新实践策略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学校体育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man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也标志着学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到了攻坚阶段。针对高中学生体质下降的严峻形势,党和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性文件提出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要促进高中学生体育的发展,必须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基本运动经历入手。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研教法,发展体教融合新模式,不断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建设和一体化进程。为此,本文着重对高中体育体教融合创新模式的实践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从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相继在2011年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7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导性文件从教育发展总纲要到义务教育以及普通高中教育各学段均对学校体育课程提出具体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改革与时代发展中也不断总结出全新理论与实践策略。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在持续下降,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率迅速增加,学生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六成,高中生为七成六,大学生高达八成三。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够,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滞后,体育教师配置不足,学校开展体育活动项目单一等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尤其在高中阶段,学生存在着运动技能水平达不到水平五的基本要求,学业压力也制约了学生对传统体育课程设置的投入程度,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是长期以来困扰高中师生的普遍性难题。一方面,学校体育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学校领导在追求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下对体育课以及学生在校的运动需求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也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程期望的新要求,最终导致学校体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张课程表,一个大横幅,为了迎接工作组"的尴尬局面。为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一字之差却蕴含着学校体育发展理念的全新变化。"体教结合"的发展模式是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训的核心问题,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体育系统遇到的难题,而"体教融合"是为了强化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是全学段、全过程、全覆盖地穿管在学校教育中。"体教融合"不是简单地把体育回归教育,而是注重平台的相互融合,把体、教各自的优势变为共同的优势,同时将学校体育教育放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对体育育人功能的高度重视。新时代,全社会各领域均高度发展到全新阶段,物联网、区块链等将全面提高社会执行效率,信息传输将会更加迅捷高效和透明,学校体育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大数据积极推进学校体育教学"双流动"模式:一方面将体育教师职称评聘与社区体育服务学时挂钩,体育教师可以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利用周末及部分寒暑假时间有序进入社区,结合自己专业优势开展体育送教活动,如各运动项目的训练,运动损伤的处理及康复,体育基本理论等,社区负责提供体育送教活动场地,体育教师基本情况及专业特长宣传,参与课程的学生和群众的管理等;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社区提供的体育送教活动中完成部分校外体育活动学习,完成该项学分要求,参与活动的次数和时间将在大数据平台公平、公正、公开地体现学生参与学习社区体育课程的学业情况,既有利于学生体育平时分的积累,更有利于学生能够接触到受学校体育设备设施制约的其他运动项目,增加了其社会活动实践,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在参加社区体育送教活动过程中有更多机会全面了解体育,为选择终身体育锻炼项目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体教融合"是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全新体育发展理念,将体育和教育有机紧密地融合起来,发挥体育和教育各自优势,开展好"体教融合"工作不但对学校体育有利,对学生全面发展有利,同时也有利于体育在全社会面前展示全新面貌,宣传体育科学,开展体育运动,发展体育产业,用体育的人文优势调动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提供有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外翻肠囊模型建立的药物吸收仿生系统(DASS)考察当归补血汤多指标成分的肠吸收特征。方法:收集当归补血汤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肠吸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以乙腈(A)-0.2%冰乙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6 min,15%~23%A;16~20 min,23%~28%A;20~25 min,28%~30%A;25~30 min,30%A;30~35 min,
目的 探讨益血生胶囊联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血生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包括心慌气短、头晕耳鸣、倦怠、眩晕、体倦及食欲不振积分情况)、血常规(RBC、HGB、MCV、MCH、MCH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要重视引导学生如何读,也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习写,读写结合,以读导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阳明学“身家之私”“身家之累”“心安是家”“友道第一”“孔孟在家出家”这一系列“家”观念的提出,是由其“一体不容已”之仁学终极情怀而来。“一体不容已”宛若基督宗教之圣灵,成为绾接心学讲学活动所构成的性命共同体的纽带。被此“圣灵”所感动者“自不容已”地要突破“身家之私”的限囿,并与“同志”结为一“会”、一“孔氏家”、一“道”“学”“政”三位一体的性命共同体。这一系列“家”观念不仅为近现代中国“革”家
白居易曾惊叹道:"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梦得、梦得!文之神妙,莫先于情;若妙与神,则吾岂敢?"细读《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发现刘禹锡的众多诗歌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豪气",而其豪气主要表现在对打压他的人的蔑视、对贬谪地风土人情的欣赏、对年老多病的淡然、对传统悲秋主题的颠覆、对苦难挫折的傲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等方面。
<正>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所谓王阳明的心学,是由明代浙江余姚人王阳明奠定,又经其弟子传承发展的学说,主要由“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命题组成。
期刊
中唐文人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先后被贬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达23年。在贬地不同的空间转换中,刘禹锡的贬谪心态呈现动态变化特征。从诗歌地理书写角度考察刘禹锡谪宦时间最长、创作最盛的朗、连两州之诗歌,可以在动态中勾勒出刘禹锡的谪宦心路历程,并更好地认识地域空间与诗人心态及文学创作之关系。
<正>“学、练、赛”一体化是当前体育课程开展革新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它不仅能将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加以调动,还能利用相对整体化的教学手段,将知识内容、运动技巧更好地传达给学生,这对切实提高课程开展质量,全面实现教学形式的相应改革,都能起到积极的发展意义。而要切实将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形式转变为“学、练、赛”一体化,教师还需从其发展意义、阻碍问题等角度展开深层次分析,进而保证教学改革的实效性。一、在高
期刊
目的 探究开展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急性白血病病患因活动受限而出现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白血病病患为研究对象,全部病患均开展PICC置管,并且由于置管期间活动受限而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摸红蓝球方式,其中常规组(31例)摸蓝球,试验组(31例)摸红球,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常规组病患中,将PD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