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青少年的衣食住行、学习与工作都可以借助网络完成,社交活动也是如此。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通过满足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社会化和人际关系的需要来促进的,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Dec&Ryan,1985; Ryan&Dec, 2000))。基本心理需求理论是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Ryan&Dec, 2000)的五个子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有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分别是胜任感需求、自主性需求和关系需求。错失恐惧("Fear of missing out"(FOMO))是对他人有益经历缺席的恐惧,以及不断与他人保持联系的渴望(Przybylski, Murayama, DeHaan,&Gladwell, 2013)。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指个体因长时间和高强度使用社交网站,导致不可控制地延长使用时间,并因此带来心理困扰和生理不适的现象,这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Moreau,laconi,Delfour,&Chabrol,2015)。当关系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个体更易使用社交网站,更易于沉迷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以获得社交技能和加深社会联系(Przybylski,2013)。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对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错失恐惧以及问题性使用社交网站之间的关系研究很很少,基于此,此研究探讨了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错失恐惧以及性别对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了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量表、错失恐惧量表、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对山西省两所中学的500名学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22.0、Process插件以及AMOS进行数据录入及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错失恐惧、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均呈负相关;错失恐惧与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呈正相关;(2)基本心理需求显著正向预测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p<0.05),错失恐惧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3)在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错失恐惧—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这一模型中,错失恐惧起中介作用,并且性别调节了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对错失恐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与女生相比,男生的关系需求满足程度更低,因此男生有更多的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结论:青少年较低的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会直接或间接对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产生影响,尤其在男生中更为明显。这对家庭及学校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