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新元古界含油气系统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anh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震旦系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发现,揭示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新元古界具备寻找原生型大气田的条件。然而,受勘探程度和认识程度制约,对该领域油气资源潜力与分布的认识尚不清楚。国外研究表明,中新元古界含油气系统受气候条件、构造古地理环境控制,温室气候期冰川融化可导致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富有机质沉积物堆积,是中新元古界重要油气源岩沉积的主要时期;早期裂谷-晚期克拉通坳陷的构造带利于形成油气富集区。初步研究表明,华北、扬子两大克拉通中新元古代发育以克拉通内裂陷为主的含油气系统,烃源岩发育,具一定的源储组合条件,是未来勘探的潜在领域。研究表明,(1)扬子克拉通南华纪以板内拉张活动为主、震旦纪为克拉通坳陷沉积,形成了两套各具特点的含油气系统:震旦系含油气系统(也可称为后冰川期含油气系统)和南华系含油气系统(也可称为间冰川期含油气系统)。前者发育多套烃源岩和大面积分布的储集层,源-储配置条件好,是一个被证实的含油气系统,也是近期勘探的重点领域;后者受裂陷(谷)盆地分布控制,发育优质烃源岩,是潜在的勘探领域。川中地区发育南华系裂谷,应加强地质评价研究,优选风险勘探目标。(2)利用磁力资料重新处理、解译,初步提出华北克拉通中晚元古代发育4-5条裂陷槽,规模大;裂陷槽控制烃源岩展布,勘探潜力值得重视。
其他文献
在对井下大硐室维修支护研究中,利用注浆、锚索改善围岩性状,加强弱面支护,提高系统支护强度,增强支护效果.采用注浆、锚索为核心的联合支护,成功地维护了井下大硐室.
选择中国知网(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相关数据库作为检索数据来源,2001-2009年关于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研究论文作为分析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并结合文献内容,从
刘先生曾说过,他"从不考虑自己怎样才能在理论上‘独树一帜',只考虑我的看法是否合乎真理,是否能经得起反驳."但先生以他的不懈探索和卓越独见,已然形成学术界公认的"一
期刊
本文运用T-M模型和H-M模型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不具备选股能力,但具备一定的择时能力.此外,选股能力和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