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过度通气是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增高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过度通气对脑代谢的影响,选择理想的PaCO2是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本文探讨短时间不同程度过度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本组15例,年龄20~65(47.4±14.8)岁,GCS评分3~8(4.8±1.4)分,颅内血肿伴脑挫伤12例,硬膜下血肿伴原发性脑干损伤3例,均接受机械通气,维持血红蛋白(Hb)在10~12g/dl,保证PaO2>100 mmHg。所有参数在损伤后24小时内进行监测,监测时间5天或死亡为止,监测期内2例死亡。脑损伤侧或颈内静脉回流优势侧行颈内静脉逆行穿刺置管至颈内静脉球部,桡动脉置管同步抽取颈静脉和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脑氧代谢指标,经L3~4穿刺置管测ICP。术后第1天实施过度通气,过度通气前及PaCO2分别达到33.8、30、26.3mmHg1h后检测脑氧代谢指标计为T0、T1、T2、T3,计算脑灌注压(CPP)=mABP-ICP、脑氧摄取(CEO2)=SaO2-SjO2、动脉-颈内静脉氧差(AVDO2)=Hb×1.34(SaO2-SjO2)+0.003(PaO2-PjO2)。结果.1一般情况与血气分析:过度通气前后心率,血压稳定,PaCO2为26.3mmHg时PH值高于7.45,其它血气指标过度通气前后无显著性差异。2脑氧代谢变化:轻、中度过度通气前后脑氧代谢指标无明显差异,PaCO2<30mmHg时SjO2下降,CEO2及AVDO2增高,与过度通气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三种不同程度的通气均可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ICP降低与过度通气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观察轻、中、重度过度通气对ICP和脑氧代谢的影响。三种不同程度的过度通气均可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降低,重度过度通气相比轻中度过度通气导致严重呼吸性碱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且引起SjO2明显降低,CEO2明显增高,脑氧供需失衡;表明轻中度过度通气是安全的,能有效降低ICP而不引起脑氧供需失衡;重度过度通气会引起脑血流灌注不足,脑血流代谢耦联失调,加重脑缺氧。因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过度通气必须行脑氧代谢监测,以达到既降低ICP,又不引起脑氧供需失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