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化学药剂协同作用防治梨轮纹病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梨轮纹病(Pear Ring Rot)是中国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每年造成梨果减产约25%,严重时烂果率高达80%以上。该病除为害梨树外,还可为害苹果、桃、杏等多种果树。梨轮纹病菌的有性态为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de.Not.f.sp.piricola(Nose)Koganecawa et.Soka,属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属。自然界常见的无性态为轮纹大茎点霉(Macrophoma kuwatsukai Hara)。目前生产上常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梨轮纹病,这样不仅严重污染生态环境,而且增加农产品中有毒化学物质的残留量,对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危害,同时也易诱致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生物农药对人畜安全、环境兼容性好、病虫害不易产生抗药性,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生物农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田间防治效果不稳定、田间药效作用缓慢、杀虫杀菌谱窄等。近年来发展形成的生物与化学相结合防治植物病虫害的策略,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又能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因此受到了各国植物保护专家的重视,并已在防治蚕豆枯萎病、棉花黄萎病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生防菌与化学药剂复配防治梨轮纹病尚未见报道,据此,本文对化学药剂敌力脱和生防微生物协同防治梨轮纹病进行了研究。从南京、连云港、高邮三地的梨园采样97份,共分离得到梨轮纹病病原菌25株及871个细菌分离物,致病性分化测试结果表明:25株梨轮纹病病原菌中病情指数2级的有2株;3级的有13株;4级的有9株;5级的有1株。细菌分离物拮抗能力试验结果表明:871个细菌中拮抗能力较强的(抑菌圈直径大于15.0mm)有21株,占2.41%;有拮抗能力的(抑菌圈直径大于0.1mm)有234株,占26.87%。其中拮抗细菌sf628对梨轮纹病菌菌丝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性,抑菌圈直径达45mm。常见26种化学药剂对梨轮纹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敌力脱能有效抑制梨轮纹病菌菌丝生长,EC50值为0.152 2μg/ml。将拮抗细菌sf628与25%敌力脱进行复配,结果表明配比为1:3时对梨轮纹病菌的毒力最强,增效比为2.942。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认识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化学药剂受到限制使用或被禁止使用,各国政府和众多专家学者对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寄予很高的期望。但是,目前大多数生物防治研究都处在实验室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防微生物在田间条件下防治效果不稳定。化学药剂和生防微生物协同作用不仅能发挥化学药剂杀虫抑菌速度快、防治效果稳定的优势,同时还能保持生防微生物能在植物根叶围定殖、分泌抗生素、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等特点,通过复配协同作用达到优势互补、用量减少、防效增强的目的。
其他文献
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关系十分密切,体内某些元素过高或过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1].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血清Cu/Zn比值能反应肿瘤的恶性程度及判断预后.为了了解血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作为类型片领跑者的《风声》都是一个焦点话题,它带领了一场智商和情商的双重博弈,开启了观影者心中隐蔽的快感,然而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其逻辑情节均有一定的
护理操作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它不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临床护士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尽管各医院对护理操作非常重视,要求各种操作规范化,但还是有许多我们日常不注意
在SEC储量评估方法中,递减法是针对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的唯一评估方法,运用该方法的关键是递减率的合理确定。而热采稠油经常采用井间、块间接替的开发模式,产量剖面上经常出
低渗透油气藏中常出现低速非达西渗流。对于层状低渗油气藏,层间非均质性一般较强,考虑非均质性的影响,可以把层状油藏的渗透区域看作双渗透油藏。充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与动
近年来,我国每年制作的电视剧有一万集以上,有一半左右被电视台拒播,而通过电视台播出的一半中,还有相当高的比例收视率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差,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
随着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广泛开展,出血性脑梗死再次受到重视.笔者对12例临床表现为原有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经头颅CT诊断出血性脑梗死进行分析,并对其常见病因、出血时间、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