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发现低自尊是手机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低自尊的个体具有较高的支持性动机,他们更倾向于寻求在同伴群体交往中获得同伴的认可(approval)和钦佩(admiration),从而更容易沉浸于网络(Baumeister&Vohs, 2001; Bianchi&Phillips, 2005; Leary et al., 2003)。此外,低自尊大学生害怕人际拒绝,有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Gyurak&Ayduk, 2007),他们可能会向网络虚拟世界寻求支持,而手机多种功能使用使得幻想应对方式得以满足。研究者们认为自尊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可能是通过一些中介变量来实现(Walsh, White, Cox,&Young, 2011),但这一影响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自尊可能通过社交焦虑和人际敏感性的序列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手机成瘾。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实证研究考察:1)社交焦虑在自尊与手机成瘾中的中介作用;2)人际敏感性在自尊与手机依赖中的中介作用;3)社交焦虑与人际敏感性在自尊对手机成瘾影响中的序列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社交焦虑问卷和SCL-90量表中的人际敏感性分量表,对653名(其中,女生353名)17-25岁(19.94±1.34岁)大学生进行了测试。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自尊与手机成瘾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社交焦虑和人际敏感性与手机成瘾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2)社交焦虑和人际敏感性均中介了自尊对手机依赖的影响;3)自尊通过社交焦虑和人际敏感的序列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手机依赖。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自尊与社交焦虑均通过人际敏感性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手机成瘾。说明在对手机成瘾水平较高个体的干预过程中,我们应重点关注个体的人际敏感性,通过减少手机成瘾水平较高个体在实际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不自在,对嘲笑的过度敏感,以及对人际交往的消极期待等情感体验,缓解对他人批评和拒绝的过度敏感,从而降低手机成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