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产后抑郁症的致病因素有两类:社会心理学和生物学因素,在当前普遍采用健康宣教、陪伴分娩等社会心理学的预防方法,在效果不确定的情况下,本研究提供一种基于"营养组方"的生物学预防方法,并提出如下假设:妊娠后期、分娩及产后哺乳阶段,对营养素需要量巨大,各种激素变化剧烈,需消耗体内大量的特殊营养,极易造成某些和情绪波动有关特殊营养物质不足,如5-HT和NE的原料及辅酶,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因此,在产后这一特殊的阶段,通过补充特殊的营养,尤其是稳定色氨酸向5-HT的有效代谢,是防止产后抑郁症的一条途径。方法组方原理:5-HT的前体为色氨酸,色氨酸较其它必须氨基酸的竟争摄入最弱,选择富含色氨酸食物的有效摄入,并满足其向5-HT代谢过程的各种辅酶剂量和羟化代谢稳定剂,从而稳定色氨酸的羟化代谢过程;NE的原理相同。组方构成:营养组方由天然食物、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补剂构成,用量不超过耐受量,包括:1富含色氨酸食物,2羟化过程中的各种辅酶,3羟化过程稳定剂;4(NE)的合成辅酶;5及5-HT与NE受体原料。入组标准:137周以上足月正常生理产妇;2既往无精神病史及抑郁症史;3产后长期休养地在本地(可跟踪);4无严重妊娠合并症;5无其它和情绪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甲减等。排除标准:1死产、胎儿重大先天性疾病等;2产程中发生大出血、羊水栓塞等严重并发症;3产前抑郁(EPDS>13);4有智力和认知障碍。评定标准:将EPDS>13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并结合DSM-Ⅳ制定的"产褥期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分组:将产妇随机分为3组:健康教育组、营养防治组、营养+健康教育组。健康教育组由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实施早期健康心理教育,于产后三天内实施一次;营养组从产后第三日起服用营养组方,服用时间为三周,营养+健康组为两者叠加,于产后42天行EPDS测定,比较三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结果随机分配950例产妇为健康教育组、营养防治组、营养+健康教育组。在产后42天评估中,获得932例产后EPDS数据,其中,健康教育组(n=295)发病率15.59%,营养防治组(n=335)发病率2.09%,营养+健教组(n=302)发病率1.99%.营养组与健教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营养与营养+健教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防产后抑郁的营养组方较经典的社会心理学方法效果更好,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应重视基于营养的生物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