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认同是少数民族青少年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最关键因素。中学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虽然以往对民族认同与个体心理健康的相关已有不少研究(王亚鹏, 2002;喇维新,2003;史慧颖,2007;万明钢,高承海,安洁, 2010;董雪梅,2010;Lisa Kiang&Andrew J. Fuligni,2010;Smokowski,2014;高承海,撒丽,2017),但民族认同如何影响心理健康,其深层影响机制及有效缓冲作用的探析还较少,仍需深入,有学者建议应利用多种方法继续研究民族认同与个体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变量和作用机制(王勍,俞国良,2016;万明钢,高承海,吕超,侯玲,2012)。本研究为了深入探讨民族认同对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采用民族认同问卷、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MMHI-60)、疏离感量表和父母亲文化程度等人口学信息对471名黎族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民族认同对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的95%置信区间为[-0.277,-0.052],民族认同对黎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症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β=-0.37,t=-4.70,p<0.001);2.疏离感对民族认同与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效应。疏离感的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为[-0.276,-0.14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ab/c)为54.7%;3.疏离感的中介作用受到母亲文化程度的调节,母亲文化程度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后半路径的置信区间为[-0.133,-0.020],而疏离感的中介作用不受父亲文化程度的调节。母亲文化程度对疏离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效应ΔR~2=0.05,额外解释了5%的变异,使解释率从36%提高到41%。本研究表明:民族认同对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其中,民族认同既直接影响黎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通过疏离感间接影响黎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症状较轻时,民族认同通过疏离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会随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当黎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症状较重时,民族认同通过疏离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会随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