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故事理解的脑机制差异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at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词汇水平阅读的跨语言比较研究发现词汇阅读具有跨语言普遍的神经回路,同时,受不同语言的书写特点影响,也表现出跨语言特异的阅读相关脑区激活。比如汉字阅读更多激活了大脑左侧额中回,而英语阅读更多激活了左侧颞上回后部区域。然而,最新研究表明,阅读相关脑区表现出刺激和任务的交互作用;而且,自然语言理解的大脑机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跨语言特异的脑区激活究竟是语言神经网络的差异,还是源于特定通道的加工策略差异成为新的焦点问题。本研究扫描了中文和英语母语者两组被试在自然故事理解时的大脑神经活动,分别通过视觉和听觉通道呈现母语故事,视觉故事逐句呈现,保持与听觉故事相同的呈现速度。结果发现,对比不同通道的故事理解神经回路,视觉阅读和听觉故事理解共同激活了双侧颞上沟附近区域以及扣带回后部、背内侧前额叶等语言区域,而双侧颞叶的初级听觉区、颞平面及缘上回在语音故事理解中表现出更强的激活,视觉神经网络的背、腹侧通路(包括枕颞区以颞叶下部、顶叶区域等)在故事阅读中表现出更强的激活。对比不同母语者的大脑神经回路,结果发现:中文母语者更多激活了双侧前额叶、舌回和顶上回等与执行控制和视觉空间加工相关的脑区;中英两组被试在高级语言理解的相关脑区以及词汇阅读研究得到的跨语言差异脑区(如左脑额中回和颞上回后部)都没有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负责高水平语言理解的脑区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而低水平的通道特异的脑区在特定刺激和任务影响下具有跨语言的特异性。
其他文献
绿色设计是为了协调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应运而生的,目的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到产品设计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联结为一个互相为因果的有机整体。本文以智能坐便
据《法制日报》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要求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各类违法行为。凡是在餐饮服务环节故意添加非食用物质的,一律吊销餐饮
目的 小干扰RNA技术沉默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并观察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凋亡及对部分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转染CTGF siRNA至FLS,real time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对2011年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近期组织对重点食品及监抽发现质量问题较多,抽检合格率低的酱油、食醋、方便食品(麻辣面制食品)、罐头
<正>本文收集了国内近二十年来儿童道德发展领域中的心理理论研究,从儿童道德认知(观点采择等)、道德情感(移情)、道德行为(攻击性行为、欺骗等)三方面分别予以介绍,讨论了该
会议
宏观经济系统中各行业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经济波动风险具有明显的跨行业溢出和传导效应。以2010年至2017年四川省GDP和8大行业季度增加值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季度调
在等渗和等阴离子有效浓度条件下,Na^+和K^+的单效效应都使小麦幼苗叶片的质膜透性增大,且Na^+〉K^+,而Ca^2+的单独效应却使其减小;K^+和Ca^2+的单独效应都使小麦叶片组织TTC还原率增大,且Ca^2+〉K^+,而Na^+的单独效应却使其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