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醇与烯烃在Ni、Mo、V催化剂上反应路径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醇与烯烃的醚化反应,又被称作"巯基-烯烃(Thiol-ene)点击反应",1988年Imai等人[1]首次报道了利用该反应脱除FCC汽油中的硫醇,该过程对整个FCC汽油加氢改质意义重大。我们的工作通过选用乙硫醇和异戊烯两种模拟化合物研究了其在不同氧化物催化剂上的反应路径[2]。研究结果表明乙硫醇在三种单金属催化剂Ni/Al2O3、Mo/Al2O3及V/Al2O3上发生了不同的反应:在Ni/Al2O3催化剂上的反应产物分别为C2SC2、C5SH和C2SC5,其中前两个产物没有在Mo/Al2O3、V/Al2O3两个催化剂的产物中出现;在Mo/Al2O3催化剂上的反应产物主要是C2SC5和C2SSC2,同时也出现了部分C5SC5;在V/Al2O3催化剂上的主要反应产物只有C2SSC2。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推测乙硫醇在三种催化剂上发生了不同的反应:(1)乙硫醇在Ni基催化剂上主要发生的是C-S键断裂反应,生成*SH和C2*,而*SH可以与烯烃活化所得的C5*反应生成C5SH,同时生成的C5*、C2*可与未吸附的乙硫醇反应生成C5SC2和C2SC2;(2)乙硫醇在Mo基催化剂上发生S-H键断裂反应,生成CH3CH2S*,可以与未吸附的烯烃反应生成C5SC2,也可以双分子结合生成C2SSC2;(3)乙硫醇在V基催化剂上也发生S-H键断裂反应并生成CH3CH2S*,但由于V与吸附物之间存在较强的作用力,生成的CH3CH2S*不易脱附,CH3CH2S*在其表面反应生成C2SSC2,所以V催化剂的主要产物为C2SSC2
其他文献
<正>"龙口粉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吃过。它的原产地是山东烟台,以丝条匀细,纯净光亮,整齐柔韧,洁白透明而出名,已成为优质粉丝的代名词。近日,南京市民周先生投诉称,春节期
2006年12月9日,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启动了“人生的跟帖。朱新建作品全国巡回展”,暨朱新建所著《人生的跟帖》画册首发式。此次展览汇集了朱新建近年创作的二十余幅油画作品和
随着绿色出行理念的盛行,助力自行车依靠其骑行省力、结构轻便和零排放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助力自行车经历了几十年的技术发展已经日趋完善,各种类型的产品层出不穷。
心理弹性是指人们面对灾难、创伤、悲剧、威胁及其他压力时的一种积极适应过程,是个体在面临困境或挫折时的一种快速、成功地动态复原能力。研究个体心理弹性的认知加工偏向
渤中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最富油、也最富气的凹陷,凹陷位于渤海海域中部,面积近9 000km2,新生界厚度最大超过10km,是渤海湾盆地面积最大、厚度最大的凹陷。渤中凹陷经历了古近纪
锂离子电池发展到今天无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新型清洁二次能源。各种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大量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涌现,对锂离子电池包括安全性、循环稳定性、能量密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