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以5一氯基果糖酸(ALA)作为荧光物质的光动力学诊断系统(PDD)对膀胱浅表癌的诊断价值,对比荧光膀胱镜下与常规膀胱镜下浅表性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56例临床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膀胱癌的患者。其中实验组2 0例于术前用A L A 1.5克+8.4% NaHCO250ml行膀胱内灌注,2~4小时后进行常规膀胱镜检和荧光膀胱镜检(光源为375~440nm蓝光),在荧光膀胱镜下电切肿瘤组织和有荧光反应的粘膜组织。对照组36例患者在普通膀胱镜白光下电切肉眼所见肿瘤组织及可疑黏膜组织。切下组织分别送病检。电切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及随访。结果:实验组共取131例标本,其中肿瘤组织有38例, 有荧光反应组织的可疑黏膜组织有71例标本,大致正常粘膜组织共22例。对照组共取61例标本,其中肿瘤组织有36 例,可疑黏膜组织25例。荧光膀胱镜诊断浅表性膀胱癌的敏感度为98.1%,特异度为71.4%,真实性为93.4%,阳性预测值为94.4%,阴性预测值为90.9%,阳性似然比为3.4, 阴性似然比为0.03。常规膀胱镜诊断浅表性膀胱癌的阳性预测值为77.0%。随访6~62个月(平均34个月)。实验组及对照组肿瘤复发患者分别为40.0%和63.9%(P<0.05); 实验组及对照组肿瘤平均复发时间分别为电切术后5.3个月及3.1个月(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复发患者中分别有 15.0%及19.4%(P>0.05)因膀胱肿瘤进展死亡。结论:荧光膀胱镜检可以发现常规膀胱镜检难以发现的微小癌灶及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指导电切,对减少肿瘤的遗漏和延长复发时间有较大的临床意义。但荧光膀胱镜对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