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目前是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DN早期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和潜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多种代谢性疾病相关,我们推测,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在DN早期肾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调及其所介导的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活化在DN早期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周龄、体重在150-200g左右的雄性SD大鼠30只,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ontrol)、糖尿病组(DM)、糖尿病+抗生素组(DM+Antibiotics,DM+AB),每组1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三组大鼠均给予普通饲料,Control组和DM组大鼠给予普通饮水,DM+AB组大鼠给予复合抗生素口服液(氨苄青霉素1g/L+万古霉素0.5g/L+新霉素1g/L+两性霉素B 0.1g/L),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各组血、尿、粪便及肾组织标本。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各组大鼠粪便,气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乙酸盐(短链脂肪酸,肠道菌群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循环RAS水平,PAS染色和电镜评估肾脏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DM组的肠道菌群在种类及丰度上有明显差异,其循环中乙酸盐的水平亦显著升高;同时DM组的肾小球存在明显的超微结构损伤,而抗生素的使用减轻了DM引起的上述肾损伤的程度。此外,DM组大鼠血浆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有所升高,应用抗生素血浆中AngⅡ的水平明显降低。与DM组相比,DM+AB组RAS主要效应物的相应蛋白表达减低,提示抗生素杀灭菌群后,AngⅡ的生成受抑,从而减轻了激活的RAS对DN早期肾损伤的影响。结论DN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失调的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合成过量的短链脂肪酸,激活肾脏局部的RAS,从而促进DN早期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