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形鲳鲹β-defensin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x198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efensin是一类广谱抗菌阳离子小肽的总称,可快速、非特异性地杀灭入侵的病原体,同时对螺旋体、分歧杆菌及原生动物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本文通过同源基因克隆和RACE技术,首次获得卵形鲳鲹defensin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序列全长为592bp,其开放阅读框长为192bp,编码63个氨基酸,含有一个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及含6个半胱氨酸残基、3对二硫键的成熟肽,推测蛋白质分子质量7.217kD,理论等电点为8.88。BLAST检索表明,该基因所编码的多肽与多种鱼类来源的β-defensin抗菌肽的同源性很高,推测其是鱼类β-defensin抗菌肽家族的一个成员。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β-defensin基因在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肠道、头肾、后肾等免疫相关器官中的表达量最高,在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利用插入酶切位点的引物扩增不含信号肽的该基因cDNA编码序列,将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和PET-32a质粒经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后连接构成重组质粒,转化入BL2-1表达菌株,利用IPTG诱导表达。通过利用SDS-PAGE分析,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16℃条件下,利用0.1 mM IPTG诱导16h后其表达效率最高。表达产物分子量与预测值相符,重组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在上清中高效表达,利用Ni-Agarose His标签蛋白亲和柱进行纯化,可得到较高纯度的融合蛋白。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β-defensin蛋白活性及其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奠定基础,同时对开发利用海水鱼类抗菌肽、研发新型渔药或饲料免疫添加剂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根据鹅掌揪属(Liriodendron L.)的生物学特点,实践上常采用不套袋杂交授粉技术,理论分析和间接检测结果证明这种杂交授粉方式的花粉污染率低于1%,但目前为止仍缺乏直接的检测证据
通过对我省近5年新建住宅的实态调查,提出影响本地区城市住宅建筑持续发展的制约点的重要方面.并针对这些在开发、规划、设计、建设中敏感性强、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日照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