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异刺线虫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分布的鸟禽类肠道寄生虫病,它作为火鸡组织滴虫病的重要传播者,给养禽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同时威胁野生鸟禽类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线粒体基因组具有较多的自身优势而被越来越多的进化生物学者所关注并广泛用于物种的分类、种群遗传与系统发育等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异刺线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报道。方法本研究使用长片段PCR(LA-PCR)方法扩增鸡异刺线虫(Heterakis gallinae)和贝拉异刺线虫(H.berampori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对其进行了注释和分析。结果鸡异刺线虫和贝拉异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分别为13,971 bp和14,017bp,均含有36个基因,包括12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22个tRNA基因。2种异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基因的排列顺序与鸡蛔虫(Ascaridia galli)和鸽蛔虫(A.columbae)的排列顺序一致;且36个基因均在同一条链上并按照相同的方向进行转录,其A+T含量分别为69.82%和71.21%,同其他线虫的线粒体基因组一样具有AT偏倚性。在密码子的使用上,2种异刺线虫以ATG、ATA、GTG、TTG和ATT作为其12个蛋白编码基因翻译的起始密码子,以TAG、TAA以及不完整的T和TA作为其翻译的终止密码子。分析还发现,鸡异刺线虫和贝拉异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各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81.94%~90.41%,氨基酸相似性为87.14%~98.08%。其中线粒体COX1、COX2和COX3基因最为保守,其氨基酸相似性均分别为98.08%、97.40%及97.25%。线粒体CYTB、ND2和ND6基因变异率较其他基因更高,其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89.65%、87.14%及88.89%,表明2种线虫的CYTB、ND2和ND6基因变异较COX1、COX2和COX3基因大。结论本研究首次成功完成鸡异刺线虫和贝拉异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工作,为进行寄生线虫系统进化、种群遗传结构、流行病学以及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生物信息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