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内城市CO2通量拆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7924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获得城市各类覆被的CO2通量贡献,是将单站观测结果上推到城市尺度的重要科学基础。然而城市地区覆被破碎,很难针对单一覆被实施涡度相关监测塔的选址和独立观测。因此,合理拆分城市各类典型覆被的CO2通量贡献是本次研究的关键。本次研究使用开路式涡度相关CO2通量观测系统在天津大学校园内(39o6′26"N,117o9′50"E)进行了近半年的连续观测(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5月15日)。基于多尺度时间序列数据集,给出了一种城市碳汇拆分方法。首先,应用足迹模型划定600m半径研究区,研究区通量贡献率不小于各月足迹内累积通量的80%。将研究区内的碳源汇划分为交通、供暖、人类呼吸和水面-植被4个组分。各组分随季节和学期变化显著:寒假期间的交通排放明显低于教学期,尤其春节期间几乎为零;供暖排放以3月15日为区分日;水面-植被按气象学定义划分为冬季(至2013年3月15日)、早春(至2013年4月26日)和春季3个典型阶段。供暖和人类呼吸的估算参量采用访谈和文献法获得。基于上述定义,给出覆被组分贡献与观测值的联立方程组,求得4个组分在不同时间段的排放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供暖(0.015mg?m-2?s-1)是足迹内CO2通量贡献的最小组分,人类呼吸(0.200mg?m-2?s-1)最大。交通排放(0.147mg?m-2?s-1)次之,机动车排放是造成日、周、月通量波动的最主要因素。但本次研究中,交通组分的通量拆分结果与车辆排放模拟结果并不一致,可能由于直观调查法高估了车辆技术参数。研究发现水面-植被(-0.121mg?m-2?s-1)是稳定碳汇,这一结论仍需更长期观测证实。
其他文献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氯酚类化合物被广泛地应用于防腐剂、漂白剂、杀虫剂中,再加之氯酚类化合物本身毒性较强,难以微生物降解,使得氯酚类有机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普通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保有量与城市建筑不断增加、绿地逐渐减少,使得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污染越来越严重,并成为许多城市大多数时期内的首要污染物,影响城市环境与居
通过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联用的方法建立了水中微量共存类固醇雌激素雌酮(Estrone,E1)、17p-雌二醇(17β-estradiol,E2)、17α-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ynylestrad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在此过程中,人类也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我国,各种重金属如汞、镉、铅、铬等已经对
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使交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尾气的大量排放对人类健康及城市环境产生严重危害。近年来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成为治理环境污染的新途径,其中纳米TiO2以反应条件温和
报纸
分析讨论了国内典型城市(昆明、长沙、杭州、上海、哈尔滨、北京、武汉和广州)的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温度、湿度、风速及能见度)、其他污染物(N02、03)
在向无源网络供电的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系统中,传统双闭环控制无法提供系统惯性和阻尼系数,而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