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营养化压力下的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生态质量状况评价

来源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06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2009年4月长江口及毗邻海域采集的大型底柄动物样品和环境资料为基础,首次将W-statistic应用于该海域的生态质量状况评价,同时对其与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及生物完整性指数在该海域生态质量状况评价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的水体基本呈富营养状态,且沿杭州湾口区和长江口门区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梯度,富营养程度从外海向近岸增加.3个生物指数相比,B-IBI可响应该海域的富营养化压力梯度,能区分口门区、杭州湾、舟山岛及其它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差异,适用于评价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然而,生物多样性指数及W-statistic对研究区的富营养化压力不够敏感,单独使用时对长江口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结果不够可靠.总体来看,在高强度人为干扰下的长江口及毗邻海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W-statistic要结合B-IBI使用一起评价该海域的生态质量状况.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内容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遥感课题的子课题“华东地区固碳参量遥感监测”(XDA05050106)和环境保护部“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土地覆盖与地表参量遥感提取”遥感课题子课题“华东地区土地覆盖与地表参量遥感提取”(STSN-01-05)两个课题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物茬是农作物收割之后残留在耕地里的物质,是组成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影响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