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iTRAQ技术水蛭干预IgA肾病血瘀证血液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i TRAQ结合LC-MALDI-TOF/TOF技术检测Ig AN血瘀证大鼠血液蛋白指纹图谱,并筛选Ig AN血瘀证大鼠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对Ig AN血瘀证血清蛋白质组学进行研究,探寻血瘀证Ig AN相关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相关性,从蛋白质组的整体系统揭示Ig AN血瘀证的物质基础。方法:选用6周龄的Wistar雄性大鼠140只,体重180-200g,运用脂多糖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方法建立实验性Ig AN模型(空白对照组除外),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1)空白对照组、(2)模型组、(3)生理盐水对照组、(4)水蛭高剂量治疗组、(5)水蛭中剂量治疗组、(6)水蛭低剂量治疗组、(7)强的松治疗对照组,共7组,每组20只;血液样本经过SDS-PAGE电泳后,进行i TRAQ标记,离线二维液相色谱分离与点靶以及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检索对各组样本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以上实验再重复进行2次。结果:以p-value <0.05且fold change<0.83或fold change> 1.2为差异蛋白筛选标准,统计结果得到Ig AN血瘀证模型组和空白相比上调,水蛭治疗后下调的蛋白5个(Q63108、O54889、P02650、O55207、Q63514),IgAN血瘀证模型组和空白相比下调,水蛭治疗后上调的蛋白13个(Q5J2D6、P20761、Q6P734、P02466、Q62638、P81827、Q5M8C6、Q8K4T4、P51842、Q8CHN8、P17475、Q63356、P59996、O08619、P08661)。结论:应用i TRAQ技术筛选出水蛭治疗后Ig AN血瘀证大鼠血液标本中差异表达蛋白,为深入研究水蛭治疗Ig A肾病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技术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