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碘促进的β-酰胺酮脱氢反应合成烯胺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x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烯胺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骨架分子,具有多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有机合成中,烯胺酮类化合物是合成吡啶、吡咯、吲哚、嘧啶酮、喹啉等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1],也是合成氨基衍生物和生物碱等活性物质的有效组分[2];在医药化学中,芳胺类烯胺酮类化合物在抗疟疾、抗病毒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好的药理作用[3]。因此,烯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相关反应研究一直以来是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烯胺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常用的合成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有机胺与炔基酮的加成反应[4],(2)?-二酮类的氨基化反应[5],(3)氨基乙缩醛与酮的缩合反应[6],(4)异噁唑的分解反应[7]。最近,Loh课题组报道了在Fe催化下N-乙烯基酰胺的氧化羰基化反应合成烯胺酯类化合物的方法[8]。然而这些合成手段大多使用金属催化或反应条件苛刻,直接利用?-酰胺酮类化合物脱氢反应得到烯胺酮类的报道几乎无人涉及。在我们课题组近期探究单质碘促进有机转化的过程中?(24)?,发现在在有机碱DABCO存在下,?-酰胺酮在单质碘作用下能发生?位脱氢反应得到相应的烯胺酮类化合物。这种方法无需金属催化剂,原子利用效率高,为构建烯胺酮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简便而快速的合成途径。该反应的底物适用范围和反应机理还在进一步探究中。
其他文献
介绍1780mm热轧PC传动装置具体结构,该传动控制系统总体来说体现出先进设备应具有的特性,但是经过使用将近4年的时间也多少暴露出原先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对此加以
本文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网络信息安全综合性人才为目标,建立集教学、实验和科研为一体的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提出"导师制"和"开放专业实验室"两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阅读是学生获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课应该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发展语言能力,培养语言思维.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心智保障,思维品质
中广核核电运营管理公司大修中心(原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公司维修部)在面对公司发展对维修人才需求量剧增,而核电行业维修人才培养缺少标准体系的情况下,为加快维修人才培养,
会议
现阶段私营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生力军。在过去10年间,个体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从不到1%达到20%以上。平均每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由于私营企业主
1试题 (2015年高考广东卷第27题第1小题)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应。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对98例重型颅脑损伤痛人72小时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连续观察,快速手术准备、精心术后护理。结果98例病人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