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上交叉综合征(uppercrossedsyndrome,UCS)是JANDA提出的一种异常的上肢动作模式,主要表现为头颈部前伸、含胸驼背、耸肩、翼状肩胛等一系列姿势改变,并引起颈项部疼痛、头晕麻木等症状。UCS患者的肌肉力量不平衡,表现为背侧紧张的上斜方肌和肩胛提肌与位于腹侧紧张的胸大肌和胸小肌前后交叉;薄弱的颈部前侧深层屈肌和薄弱的中下斜方肌前后交叉,形成类似"X"形的强弱肌肉链组合模式。本研究主要对比中国传统康复技术(以推拿、健身气功、八段锦、小针刀为例)和3M技术(Miatland、Mckenzie、Mulligan)对于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以期明了两类技术的各自优势所在,为后期临床治疗UCS选择针对性的方案和(或)组合方案上更加高效、便捷。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上交叉、传统手法、推拿等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检索;以UpperCrossedSyndrome、Mckenzie、Maitland、Mulligan等为关键词在PubMed、SearchScience上进行检索。从文献标题、关键字、摘要三方面判断其是否符合纳入标准,最终筛选出关于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于UCS的疗效文献有26篇,关于3M技术对于UCS的疗效文献有14篇,并对文献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本研究旨在对比传统康复技术与3M技术对于上交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以便在临床选择治疗方案上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1)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于UCS疗效的文献中,31%文献提到了推拿对于UCS的疗效。从颈部疼痛和残疾量表(neck pain and disability scale,NPAD)结果可以表明传统推拿对于"筋病"的治疗起到"和气血、活筋络"的功效。四指推、法、弹拨可以改善肌肉紧张,缓解肌肉痉挛,揉法可促进软组织修复。临床研究表明推拿能改善UCS患者颈肩不适及颈部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从头前伸角度(Forward head angle,FHA)和圆肩角度(Forward shoulder angle,FSA)的结果中显示推拿对于二者的疗效显著,从而纠正了错误姿势。(2)18%文献提到健身气功对于UCS的疗效,从NPAD量表总体对比结果显示,健身气功对于UCS患者颈部疼痛的改善非常显著;从静态肩颈姿势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健身气功有利于减小FHA和FSA;从ROM测量结果显示,健身气功对于屈曲、伸展、左旋、右旋改善效果明显,但对于左屈、右屈指标改善较小。(3)23%文献提到八段锦对于UCS的疗效,VAS疼痛评分从实验前平均得分4分到实验后平均得分2分的变化可直观的得出八段锦颈部肌肉疼痛点减少且疼痛度下降;从受试者静态身体姿势及左右肩峰点之间的距离变化得出FHA和FSA角度明显减小,不良姿势得到改良,左右肩峰距离增加,肩胛骨外展姿势减轻,缓解了颈部异常的强弱肌力链,颈部肌肉力量趋于平衡稳定。(4)9%文献研究了小针刀对于UCS的疗效,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FHA、FSA的结果可得,小针刀技术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亦有闭合性手术直接切割松解粘连的优势。对改善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肌紧张、肌痉挛,达到缓解局部疼痛及纠正异常姿势的疗效。(5)5%文献探讨了Maitland技术对于UCS的疗效,根据患者情况选用Maitland3级或4级。通过进行被动生理性椎间运动测试和被动椎间附件运动测试的结果显示,Maitland技术改善了颅骨垂直角度和颅骨旋转角度;通过进行测试ROM,结果表明对于右侧屈曲和右侧旋转方面改善明显;从VAS评分也可得知对于疼痛方面也有明显改善。(6)8%文献研究了Mulligan技术对于UCS的疗效,通过颈部残疾指数(NeckDisabilityIndex,NDI)结果显示,其对于UCS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有所下降;ROM方面,对于屈曲、伸展、右侧屈的活动度有明显改善;疼痛方面通过VAS评分可知有很大程度改善。(7)6%篇文献讨论了Mckenzie技术对于UCS的疗效,VAS评分由平均4.45下降到1.25,对疼痛改善有明显效果;FHA由平均45.80下降到37.25、FSA由平均49.70下降到38.95,对于体态姿势有很大改善;NDI得分显著降低;ROM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以及功能方面有很大改善。研究结论: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和3M技术对于UCS在缓解疼痛方面都有显著成效,但在其他方面,二者各有其特点。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于体态纠正和FHA、FSA改善方面效果更佳而3M技术对于恢复颈部功能以及ROM方面更具有成效。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康复技术与3M技术在UCS的治疗效果上各有针对性、侧重点,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其各自优势及患者需求进行选择或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