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十大新安医家脾胃学术思想浅析

来源 :第三届全国新安医学流派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c19890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探析明清十大新安医家的脾胃辨治思想,对汪机、徐春甫、吴楚、程国彭、孙一奎、程杏轩、郑重光、吴澄、叶天士等十大新安医家的脾胃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发现自汪机之后的新安医家,一方面继续发展甘温培元的学术思想,如徐春甫创制大健脾养胃丸,强调调和脾胃乃医中之王道,吴楚好施健脾补中、益气温阳之法,程国彭以平和平淡之品裨益脾胃.另一方面将温脾胃之阳拓展到温脾肾之阳,如孙一奎强调命门火衰,程杏轩脾肾双补,郑重光好用参附.罗周彦别出机杼以先后天元阴元阳之说统固本培元与养阴清润于一体,吴澄首创理脾阴,叶天士脾胃分治,阴阳兼顾,丰富和完善了中医脾胃理论,使新安医学的脾胃辨治思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形成了以调理脾胃为治法,注重培护脾胃元气,而不忘护阴育阴,临床善用参、术、芪,以人参、黄芪为“补脾胃之圣药”,或温肾阳,或理脾阴,或倡脾胃分治,救护胃阴,以通为用的学术特色.
其他文献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属中医学“中风”范畴,中医学将其列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之首,中医药治疗该病已有较长历史,并被证明具有整体调节和综合治疗的优势,在本病的防治研究中显示了较好的疗效。结合前期的研究基础,选择通过动态观察气虚血瘀MCAO/R大鼠及其在中药干预下脑组织特定miRNA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局部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等,探索新安王氏内科特色治法益气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