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马铃薯抗旱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多年多点开展大量抗旱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在4个典型的云南山区生态区域,以4种不同抗旱栽培技术,针对云南省不同生态区域、气候,筛选适宜的抗旱栽培技术,开展深入研究,揭示其内在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抗旱栽培技术在不同区域适宜的模式不同:(1)极度干旱区域,如果当季生长季的总降雨量<100 mL,必须进行灌溉的区域,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是该区域的最适宜抗旱栽培模式。(2)苗期干旱的冷凉湿润区域,当季生长季的总降雨量>1 000 mL,且平均气温<15℃的区域,播期土壤湿度>20%,出苗期降雨量低,这类区域水分不是限制产量潜力的因素,覆土覆膜是适宜于该区域出苗期的抗旱栽培技术。(3)半干旱冷凉区域,当季生长季的总降雨量<600 mL,出苗期总降雨量<30 mL,无透雨(24 h降雨量>8 mL),且平均气温<15℃的区域,播期土壤湿度>15%,且<20%,最适宜采用的抗旱栽培技术两年的数据有变化,应再继续试验获得该区域的适宜抗旱栽培技术。(4)干旱高温区域,当季生长季的总降雨量<800 mL,出苗期降雨量<30 mL,无透雨(24 h降雨量>8 mL),且平均气温>15℃的区域,播期土壤湿度<10%,最适宜采用侧膜集雨技术,为云南地区农民在不同区域、不同年份采取合理抗旱栽培技术奠定基础,降低干旱对云贵地区马铃薯生产的严重影响。
其他文献
数字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能够解决当前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面临的许多重大挑战,例如极端个性化的需求和快速变化的供需关系等。企业应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能够深化与供应商的合
近些年,科技的迅猛发展,提高了人们对三维空间的认知能力,人们已不再满足平面化的展现方式,对信息的多功能展示也有了新的认识。为解决人们对立体视觉呈现的潜在需求,本文以
目的比较和观察噪声对钢球车间作业工人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统计接触不同强度、不同种类噪声作业者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对其发病率进行对比,观察其差异.结果接触低强度噪声与
原发性高血压(EH)引起的肾损害日益受到重视,我们采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引起的肾损害,旨在探讨mAlb的检测在EH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1临床病例患者,男,44岁,军人.因双下肢疼痛,外用贴膏(精制狗皮膏,北京卫生材料厂生产),后出现红斑,境界清楚.四肢、双侧腋窝、下肢腹股沟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未做任何处理.
期刊
我国冠心病患病率约为5%,且有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最常见的疾病及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复杂,是社会心理应激、精神紧张、大量吸咽、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