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年人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为改善中年人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开滦矿业集团1235名37—40岁职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的病史。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估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校正后的优势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 1057名参与者符合入组标准,以PSQI总分>7分判为睡眠障碍,227名(21.48%)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组与非睡眠障碍组焦虑抑郁的患病率分别为1 6.8%、4.0%,焦虑总分分别为3.30±5.613分、1.03±2.575分,抑郁总分分别为2.03±3.428分、0.46±1.55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单因素比较,睡眠障碍组与非睡眠障碍组在吸烟、家庭月收入两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等因素后,结果表明,与非睡眠障碍组相比,睡眠障碍组发生抑郁焦虑的危险性明显增加(OR=4.253,95%CI:2.491—7.259)。结论睡眠障碍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其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睡眠障碍者,提示睡眠障碍是焦虑抑郁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