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注射治疗面部黄褐斑92例

来源 :2004西南片区针灸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rrr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褐斑是面部色素沉着的一种皮肤病,俗称"蝴蝶斑",其发生与妊娠、月经不调、慢性肝病、日晒等有一定关系.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气滞血瘀或肝肾阴虚有关.气滞血瘀则面部经脉气血运行不畅,郁于脉外则见面色黑褐;肝肾阴虚则经气不能上荣于面而见黎黑无泽.治疗当疏通经脉,益气养血.耳穴肾配内分泌穴补肾养阴,加耳穴胃调补脾胃,充气血化生之源,共起益气养血之功;因肺主气、主皮毛、朝百脉,故取耳背肺穴理气通脉、宣散皮肤郁滞气血;因胃经"维络于面",故胃穴还有导气致病所,加强疏通面部经脉的作用.四穴合用,共奏疏通面部经脉、益气养血之功,使面部皮肤得气血荣养,恢复正常肤色.本疗法不仅对黄褐斑治疗效果理想,对面部扁平疣、座疮、皮肤毛孔过粗、黑眼圈亦有较好疗效.
其他文献
《素问·宝命全形论》:"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我们今天认为"虚者实之,满者泄之"--通过补虚泻实、调整阴阳,是针灸治疗的原则,而《素问》却认为此乃"末世之刺",不足为训,那么,古人--至少《内经》认为的古人--其针法如何呢?笔者就此作了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