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迫症是一种引发强烈痛苦并严重影响社会功能的精神疾病。正念认知疗法则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的第三浪潮"而在国际上运用于多种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目的:本研究作为一项预初研究,结合质性分析与量化分析,探讨该疗法对强迫症的疗效以及作用机制。方法:根据DSM-Ⅳ诊断标准筛选出12名强迫症患者,分两组进行正念认知疗法的临床治疗,每个团体2名治疗师均为接受过该疗法专业培训的临床心理治疗师,治疗共10周,每周一次2.5小时,另有2小时的家庭治疗及最后一次7.5小时的整日治疗。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为主要疗效评定指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减分率为次要统计指标,此外还有正念五因素量表(FFMQ)共同对被试在第0、4及10周进行评估。整个治疗过程都由观察者进行记录,并在治疗前后进行1小时的访谈。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Y-BOCS三次测量差异显著(F=4.594, P <0.05,偏eta方=0.338),其中强迫思维的分数差异显著(F=5.473, P <0.05),而强迫行为并不显著。HAMD三次测量差异显著(F=11.799, P <0.01),HAMA差异显著(F=7.442, P <0.01)。FFMQ三次测量差异并不显著,其中观察、描述、不判断、不行动这几方面差异都不显著,但觉知地行动这一方面差异显著(F=7.057, P <0.05)。质性研究分析结果:团体成员认为治疗的有益因素主要为交流的愉悦感、情感支持及练习指导语对思维的引导,负面因素为无法将正念练习应用于自身具体的强迫症状上。结论:(1)正念认知疗法对于强迫症状的减轻以及(2)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都有显著疗效,(3)其中对强迫思维的疗效更为显著,(4)患者正念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觉知地行动这一方面,(5)该疗法对强迫症的疗效主要在于对其思维的矫正以及对症状的觉察力提升。讨论:本研究为接下来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组研究打下了基础,并且会根据今后的随访进一步探索正念认知疗法对强迫症的疗效与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