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明理学是中国近世社会的统治思想,从十一世纪到十七世纪,历时七百余年之久。宋明理学是各学派相互诘辩、相互渗透的产物,而其中学派间之竞合关系亦一直是宋明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大部分相关研究成果都是将学者个人生平、思想进行梳理与比较,这种研究对于揭示思想异同、考辨思想流变具有其他研究方法无可取代的优越性。因此,这种方法俨然成为一种范式,长期以来主导了宋明理学流派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以侯外庐等人的宋明理学史研究为代表,参见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学术界从社会史角度对宋明理学流派间之竞合关系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实际上,从北宋洛学崛兴到南宋朱子学升腾,从明初以后朱子学衰微再至阳明学继之而起,此一思想变迁过程亦可以从地域、家族、学术交游及社会变迁这一独具社会文化史的视角得到新的诠释。正是基于此种学术关怀,本文将突破传统的哲学史或学术史的以学者个人生平与思想诠释为主的宋明理学各流派比较研究的范式,统合学术史、文化史、区域史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宋元明时期德兴的理学传统为中心,对宋明理学主要学派之竞争与融合的关系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