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酯化的最适工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LANJI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中心组合旋转设计,对精馏法合成乳酸乙酯进行试验优化,并通过等高线上的预测值进行了实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乙醇与乳酸的摩尔比是影响酯化率的高度显著因素,乙醇与乳酸的摩尔比(醇酸比)和环己烷与乳酸的摩尔比(带酸比)的交互作用、乙醇与乳酸的摩尔比和加热温度的交互作用对酯化率影响较显著.实验值与模型值的相关系数为0.988.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酸比4:1,带酸比0.8:1,催化剂用量2%,反应时间3h.加热温度110℃,该条件下乳酸酯化率可达到94%以上。
其他文献
聂桥镇地处德安县中部,昌九高速公路左侧。全镇有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8600人.其中农业人口6320人。从2003年开始,该镇就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积极鼓励农民利用荒废的山凹
秸秆微贮饲料制作技术是1991年研制成功的,1991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是目前唯一通过了国家饲料主管部门验证和鉴定的秸秆生物处理技术。我们总结了几年制作应用的经验体会
摘要:我国高校多校区办学现象日益普遍,频繁的校区流动对学生的环境适应、文化适应和归属感培养具有显著影响。医学生特殊培养模式下的频繁校区流动,表现的是综合性大学背景下的跨校区适应性问题,也是对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融合的映衬。综合性大学应该利用多校区的多元、规模优势,从校区定位、培养模式创新、校区沟通、校园文化培育四个方面克服校区分散带来的不利影响,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