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互换曲线在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中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95869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正逐步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同时这也意味着央行更多地发挥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作用。近年来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发展迅速,因此在利率传导渠道中,利率互换曲线能否比国债收益率曲线更加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是一个有趣而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外关于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和实证方法都比较完善,但国内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大多还停留在概念和定性的层面,即使有定量研究,也多局限于用少数几种方法做判断,无法避免由于模型和数据的局限性而产生误导性的结论,因此对决策的参考价值有限。本文试图采用国际上成熟的分析方法,从货币政策对利率互换曲线的传导效率以及利率互换曲线本身的有效性等两个角度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进行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程度比对利率互换曲线的影响程度约低20%-70%,这说明利率互换曲线明显优于国债利率。本文还在利率因子模型的基础上对曲线进行无套利检验,发现利率互换曲线具有无套利特征;同时,经时变期限溢价修正后的回归模型表明,利率互换曲线隐含的远期利率能够显著预测未来即期利率。基于本文的事件分析、Beta模型和SVAR一般均衡分析、利率因子分析和利率曲线对未来即期利率的预测能力分析等结果表明,人民币利率互换曲线能够更加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它能够为央行提高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的有效性和前瞻性提供可靠参考,有助于央行通过利率传导渠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本文认为,监管机构应减少利率互换和国债市场的分割、放宽市场准入,促进长期限尤其是5年以上利率互换合约的交易以提高流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利率互换市场和国债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其他文献
<正>基层站段案件数量,占铁路纪检监察系统所查处案件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如何确保基层站段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
我国经济一直在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着温饱等基本层次需求的满足,人们逐渐衍生出其他层次的需求,比如旅游需求等。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项目管理概念,探讨了强化管理措施。
期刊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反思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弊端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提供了启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
建设生态文明,将生态观念融入经济发展中来,是我国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基于区内自身条件努力转变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