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灌区不同密度玉米群体的耗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u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水分作为作物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如何高效利用有限水分资源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纵观前人研究,关于密植效应可增产、密植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较多,但密度增大后,作物群体生育阶段耗水、棵间蒸发、E/ET的同步变化研究尚未报道。而甘肃河西灌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春玉米生产基地,本研究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调查分析玉米各生育阶段土壤储水以及作物耗水特征、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并精细量化不同密度下玉米耗水的时间动态,为该区及限量供水条件下的密植增产节水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以"先玉335"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75,000株/hm~2、87,000株/hm~2、99,000株/hm~23个种植密度,三次重复,小区面积为6×8m~2。地膜覆盖,玉米等行种植,行距为40cm,以不同株距调控密度,分别为34 cm、29 cm、24 cm,当地传统播种密度为75,000株/hm~2。施肥制度按当地习惯,灌水按苗期90mm、拔节期120mm、大喇叭口期120mm、开花期120mm、灌浆期90mm进行。测定玉米不同生育期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与分析】1.与传统密度相比,D2密度下的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显著增加12.8%,D3显著增加19.7%,说明随密植提高,玉米生育期总耗水随之增加;对于玉米生育阶段耗水,随作物生长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峰值出现在大喇叭口期至抽穗期,且在此生育段内,D2较D1显著增加7.1%,D3较D1显著增加29.9%,其他生育阶段内,各密植玉米耗水不显著,说明随密度提升会显著增加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穗期的耗水。2.D2密度处理下的玉米生育期内总棵间蒸发较D1显著降低18.4mm,D3较D1显著降低42.5mm,说明,随密植提高会显著玉米全生育期的无效蒸发;对于玉米生育阶段的无效蒸发,主要发生在苗期、成熟期,但在此生育段内提高密植对无效蒸发抑制不显著,在大喇叭口期至抽穗期,D2较D1显著降低14.9mm,D3较D1显著降低33.1mm,说明,增加密度会显著降低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穗期的无效耗水。3.与传统密度相比,D2密度下的玉米全生育期棵间蒸发占总耗水量的比例(E/ET)降低18.4%,D3显著降低33.8%,说明,随密度增加玉米全生育期的E/ET降低;对于玉米生育阶段的E/ET,以灌浆期为最小,但随密植提高,确在大喇叭口期至抽穗期降幅最大,D2较D1显著降低30.3%,D3较D1显著降低41,2%,说明,随密度增加,在大喇叭口期至抽穗期,玉米有效水分率越高。4.与传统密度相比,D2密度下玉米显著增产14.9%,D3密度下增产18.8%;说明增加密度会提高玉米产量。5.WUE随密植提高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D2为最高,较D1显著增加7.7%-19.7%。【结论】在限量供水条件下,9900株/hm~2的密度是试区增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水分无效损耗的理想密度指标,现有种植密度仍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不同乳化剂、油水比例、pH对罗非鱼油/水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以一定浓度的tween80、tween20、span20、SDS、酪朊酸钠、大豆卵磷脂等为乳化剂,制备不同的罗非鱼油乳状
基于1979—2015年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储蓄率增长率和投资率增长率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MS-VAR模型和脉冲响应方法对河南省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有效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永恒话题,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关注点。新一轮课改以来的阅读教学,先后关注过课堂师生关系的改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关注过人文性的弘扬,关注过文本的理
近年来,由我国影视业公司制作、发行的电影和电视剧“爆款”频出,影视产品消费金额持续快速增长。涉及电视剧、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及影视衍生产品的开发等领域的影视公司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教师的角色需要重塑,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转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书本、课程专家、教育管理者、其他学科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区等都是体育
兵团是新疆独有的组织,对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起到了巩固边疆,建设和谐新疆,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民族融合三方面阐述兵团在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常见的一种新生仔猪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浓度急剧降低,且脑神经机能发生异常,通常是小于1周龄的仔猪易发,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2~3日龄仔猪,发病率能够达到3
提出了一种压缩感知域基于改进PCNN的图像融合算法。根据压缩采样得到待融合图像的压缩观测值,建立改进PCNN模型,即利用压缩观测值的物理意义对PCNN中连接系数,加权矩阵和特
糖皮质激素是60年代发展起来用于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的药物,其中以长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为代表.90年代初,由于大剂量地塞米松概念的提出,在控制外伤性脑水肿发展方面
情节记忆包括主观时间感、自主意识以及自我三个中心成分.从1972年提出到现在,已成为记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该文从对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划分的质疑切入,论述了支持这一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