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中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缓解了学生沉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给学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游泳作为一项对身体健康起促进意义且广受师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也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鉴于此,通过对中小学游泳课程开设现状进行研究,试探讨学校进一步深化游泳教学改革,加强游泳课程建设的发展对策,从而激发学生对游泳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熟练掌握游泳并正确运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体育提出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新要求。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游泳课程开设的现状进行深刻剖析,抓住"双减"政策带来的时机,使学校游泳课程得到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研究认为,"双减"政策下中小学游泳课程开设现状如下:(1)家长及学校对游泳课程开设持反对态度。部分家长及学校认为在学校中开展简单易学、能满足学生日常锻炼的运动项目即可,对于像游泳这种难度系数相对较大且存在危险性的运动项目不适合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2)游泳场馆及相关设施供给不足,制约着游泳课程的正常开展。(3)师资力量紧张,学生并不能得到老师的精准指导。部分体育任课老师在游泳方面的专业性不强。(4)学校对游泳可是设置偏少,学生得不到反复练习,经常会出现"课程结束了但还是不会游泳"的现象。(5)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对游泳的兴趣。研究结论:"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给学生留出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为提升学校游泳课程质量,游泳课程得到可持续发展,发展对策如下:(1)对于政府而言,政府应加大对游泳场馆及配套措施的经费投入,加大泳池及配套设施建设。(2)对于学校而言,首先,建设一支专业的游泳教师队伍,对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学校通过招聘游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退役游泳运动员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小班化的指导。其次,增加游泳课程,课上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讲解,让学生学会游泳,利用课余时间以及课后服务对学生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反复练习,举办竞赛让学生熟练掌握,切实做到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工作新要求。最后,学校可与校外的游泳培训机构合作,以缓解泳池供给不足,从而保证游泳课程的顺利开展,并加强过程管理保障他们的安全。(3)对于家长而言,家长要转变对学校游泳课程开设的态度。家长应该鼓励支持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有游泳专业技能的家长可以到校对学生提供指导。(4)对于教师而言,要改变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要针对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创新教学方法,如:分层次教学、示范教学、完整动作教学与分解动作教学相结合等方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可引进3D游泳设备,让学生感受到游泳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游泳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游泳课程教学的评价应该合理科学地采用综合评价法,如学生自评、互评,师生结合评价方式,对学生掌握的游泳知识、技能及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