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中小学游泳课程开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 :第三届国际水中运动论坛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xi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中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缓解了学生沉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给学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游泳作为一项对身体健康起促进意义且广受师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也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鉴于此,通过对中小学游泳课程开设现状进行研究,试探讨学校进一步深化游泳教学改革,加强游泳课程建设的发展对策,从而激发学生对游泳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熟练掌握游泳并正确运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体育提出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新要求。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游泳课程开设的现状进行深刻剖析,抓住"双减"政策带来的时机,使学校游泳课程得到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研究认为,"双减"政策下中小学游泳课程开设现状如下:(1)家长及学校对游泳课程开设持反对态度。部分家长及学校认为在学校中开展简单易学、能满足学生日常锻炼的运动项目即可,对于像游泳这种难度系数相对较大且存在危险性的运动项目不适合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2)游泳场馆及相关设施供给不足,制约着游泳课程的正常开展。(3)师资力量紧张,学生并不能得到老师的精准指导。部分体育任课老师在游泳方面的专业性不强。(4)学校对游泳可是设置偏少,学生得不到反复练习,经常会出现"课程结束了但还是不会游泳"的现象。(5)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对游泳的兴趣。研究结论:"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给学生留出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为提升学校游泳课程质量,游泳课程得到可持续发展,发展对策如下:(1)对于政府而言,政府应加大对游泳场馆及配套措施的经费投入,加大泳池及配套设施建设。(2)对于学校而言,首先,建设一支专业的游泳教师队伍,对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学校通过招聘游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退役游泳运动员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小班化的指导。其次,增加游泳课程,课上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讲解,让学生学会游泳,利用课余时间以及课后服务对学生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反复练习,举办竞赛让学生熟练掌握,切实做到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工作新要求。最后,学校可与校外的游泳培训机构合作,以缓解泳池供给不足,从而保证游泳课程的顺利开展,并加强过程管理保障他们的安全。(3)对于家长而言,家长要转变对学校游泳课程开设的态度。家长应该鼓励支持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有游泳专业技能的家长可以到校对学生提供指导。(4)对于教师而言,要改变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要针对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创新教学方法,如:分层次教学、示范教学、完整动作教学与分解动作教学相结合等方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可引进3D游泳设备,让学生感受到游泳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游泳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游泳课程教学的评价应该合理科学地采用综合评价法,如学生自评、互评,师生结合评价方式,对学生掌握的游泳知识、技能及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
其他文献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顺应国内外发展形势与态势客观而理性的选择。在此背景下,考量我国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拓展我国粮食安全的新内涵、研判我国粮食安全的新状况、审视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理念的再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鲁政办发[2020]12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 50号)要求,加快推进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目标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
期刊
受居住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皮艺在蒙古族家具的设计中大量应用。本文对皮艺家具的使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分类介绍蒙古族家具中皮艺的运用,说明皮艺在蒙古族家具设计中的重要意义,提出改进蒙古族皮艺家具的设计方法,希望为今后蒙古族皮艺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自2016年上海推行“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公共艺术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非营利组织、艺术团体和街道在不同层面有意识地通过公共艺术改善社区公共环境,提升社区的公共生活品质。然而,这些以政策推动的公共艺术作品(文化活动)在社区能维持多久?本文借成本效益分析法来厘清公共艺术项目所产生的成本、社会效益和限制条件,以此探讨如何构建可持续的运作机制。
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检索源,利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文化景观研究的期刊文献,分析了文化景观的研究内涵、阶段、概况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结果发现:(1)研究阶段上,相较于国外成熟的体系,我国对于文化景观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2)研究方法上,国外的研究方法偏于定量研究,国内则更多地以定性研究为主。(3)研究内容上,国外侧重于文化景观变迁
教材是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和工具。立体化教材能够满足师生对多元化教学资源的需求,是教材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基于笔者所在院校地理学概论课程教学特点,构建了包含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程等立体化教材体系,分析了粒化与系统性相融合的数字时代教学内容体系设计方法,研究了适应多层次教学任务教材体系构建的机制,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的拓展、改进与完善。
本文通过固定熔速调整功率的试验,研究了电子束熔炼工艺对Φ100mm钽锭的表面质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熔炼速度一定时,熔炼功率减小,比电能减少,钽铸锭表面易生成冷隔、夹生等缺陷;熔炼功率过大,熔池温度过高导致过热过熔,对产品的结晶组织不利甚至产生严重的金属瘤疤;当电子束熔炼炉的真空度为2×10-2Pa,熔炼速度30kg/h,熔炼功率为160k W,冷却时间4h时,有利于杂质元素的扩散和挥发,钽铸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