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源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d19890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人源化BABL/c裸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模型,为CML各种治疗手段的研究提供实验用动物模型。方法 1BABL/c裸鼠预处理:将4周龄BABL/c裸鼠在无菌条件下行脾切除术,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及全身亚致死量照射预处理(SCI预处理)。2细胞准备:分离初诊的C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以无菌的PBS调整浓度15×107/ml,同时对CML患者来源的单个核细胞行RT-PCR对其bcr/abl融合基因进行检查。3细胞接种:将人的单个核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入SCI预处理过的裸鼠体内(4.5×107个/只)。实验分组:A组:单纯预处理组,对裸鼠进行SCI预处理,经尾静脉注入0.3 ml的PBS;B组:白血病细胞接种组,接种细胞为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4观察裸鼠的体重、饮食变化,裸鼠经预处理后体重明显下降,当体重渐增至正常再次出现消瘦时开始尾静脉取血,观察血象及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人CD13、CD45的表达,将恶病质裸鼠处死取骨髓病理学检查及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结果 1CML细胞接种组的裸鼠静脉输注人的单个核细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裸鼠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度减低,食量下降,消瘦,脊背拱起,最后出现恶病质而死亡。生存时间为46±4.2 d(45~57 d)。2CD13、CD45抗原细胞的表达:白血病细胞接种组,第3周检测到外周血CD13、CD45双阳性的细胞占2.56%±0.36%,第6周占4.97%±0.43%,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预处理组第3周和第6周分别为0.56%±0.05%,0.44%±0.07%。白血病接种组CD13、CD45双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单纯预处理组(P<0.05)。3病理学检查:裸鼠处死后,骨髓HE染色可见增生活跃,可见原始细胞。4从小鼠的骨髓中同样扩增出P210bcr/abl融合基因。结论 SCI预处理初步成功建立了人源化BALA/c裸鼠CML模型,白血病发病时间较长,建模成本低廉并且技术简单,为树突状细胞诱导CML模型小鼠免疫耐受机制及免疫靶向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第四纪地层年代学格架的建立对于区域地层对比及古地理环境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永定河中下游地区廊固凹陷北部后王各庄村ACX02钻孔378 m岩芯沉积物的结构构造、岩
<正>上海市黄浦区回民小学自1999年开设少儿茶艺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开辟了以德育为核心的少儿茶艺课程体系。学校将拓展型课程——少儿茶艺教学与德育相整合,使显性的科
会议
本文通过对3D打印原理及创客教育特征的解析,探讨中小学各科课程利用3D打印技术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并对3D打印在教育中的应用发展提出建议。
用钛丝作为增强相的原材料,利用钛丝与高碳钢中碳原子原位反应,制备性能良好的碳化钛一高碳钢复合材料。对TiC/Fe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以及硬度进行了的研究;结果表明:得到了TiC硬
可注射型宫颈扩棒(以下简称注射型扩棒)由我院与医疗器械厂共同研制,该棒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棒中间有一导管.将棒放置宫颈管内,可自然膨胀、扩张宫颈,并通过导管向宫颈及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