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人源化BABL/c裸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模型,为CML各种治疗手段的研究提供实验用动物模型。方法 1BABL/c裸鼠预处理:将4周龄BABL/c裸鼠在无菌条件下行脾切除术,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及全身亚致死量照射预处理(SCI预处理)。2细胞准备:分离初诊的C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以无菌的PBS调整浓度15×107/ml,同时对CML患者来源的单个核细胞行RT-PCR对其bcr/abl融合基因进行检查。3细胞接种:将人的单个核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入SCI预处理过的裸鼠体内(4.5×107个/只)。实验分组:A组:单纯预处理组,对裸鼠进行SCI预处理,经尾静脉注入0.3 ml的PBS;B组:白血病细胞接种组,接种细胞为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4观察裸鼠的体重、饮食变化,裸鼠经预处理后体重明显下降,当体重渐增至正常再次出现消瘦时开始尾静脉取血,观察血象及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人CD13、CD45的表达,将恶病质裸鼠处死取骨髓病理学检查及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结果 1CML细胞接种组的裸鼠静脉输注人的单个核细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裸鼠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度减低,食量下降,消瘦,脊背拱起,最后出现恶病质而死亡。生存时间为46±4.2 d(45~57 d)。2CD13、CD45抗原细胞的表达:白血病细胞接种组,第3周检测到外周血CD13、CD45双阳性的细胞占2.56%±0.36%,第6周占4.97%±0.43%,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预处理组第3周和第6周分别为0.56%±0.05%,0.44%±0.07%。白血病接种组CD13、CD45双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单纯预处理组(P<0.05)。3病理学检查:裸鼠处死后,骨髓HE染色可见增生活跃,可见原始细胞。4从小鼠的骨髓中同样扩增出P210bcr/abl融合基因。结论 SCI预处理初步成功建立了人源化BALA/c裸鼠CML模型,白血病发病时间较长,建模成本低廉并且技术简单,为树突状细胞诱导CML模型小鼠免疫耐受机制及免疫靶向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