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学校体育必须做到"教会、勤练、常赛"。这与"学以致用"教学理念相一致,本文通过对羽毛球项目特点和体育融合的解读并结合羽毛球运动"流畅回合"的核心致趣要素,来探究羽毛球运动项目的教学策略。本文希望通过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的教学策略研究对羽毛球运动项目教学以及其他运动项目教学时教学策略的制定提供一些范式和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1)体教融合的解读:学校体育要做到"教会、勤练、常赛"。教会和勤练是向学生输入体育知识,常赛就要求学生输出自己所积累的体育知识。这就与学以致用教学原则相一致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教会、勤练、常赛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教会学生运动技能,是学生之后正确练习运动技能的前提,学生的勤奋练习又是比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比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喜悦心情又反过来激发学生学习和练习运动技能的积极性。(2)羽毛球教学要重视"流畅回合"的核心致趣要素:羽毛球运动"流畅回合"是核心致趣要素,这也是羽毛球运动项目的特点,教师面对学生要紧密围绕致趣要素,突出项目特点。因此羽毛球运动要让学生先在场上把球来回打起来有回合,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3)体育教学中学以致用教学理念:学习羽毛球运动技能就是为了上场比赛。学以致用教学理念就是将上体育课所学习和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在比赛中运用出来。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设置教学比赛,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羽毛球运动技术主要有判断法、步法和手法三大类。羽毛球手法较多这就使得教学比赛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要求较高,而体育教师的作用就是降低教学比赛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要求。(4)羽毛球运动技能教学策略:1)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教会学生判断法、后场步法、正手发高远球技术和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学生正手发高远球,对手通过后场步法移动到羽毛球后场,在使用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将羽毛球回击过去,然后发球学生同样运用后场移动步法和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将羽毛球回击过去,循环往返,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羽毛球"流畅回合"的体验,只学会几项羽毛球技术就上场比赛了。教师在此时可以创设正手击高远球比赛,在羽毛球的中场区域设置标志点,要求学生每次后场击完球回位否则失分,这样最近所学的判断法、后场步法、正手发高远球技术和正手击高远球技术都可以在比赛中尽可能多的使用,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初步体验到羽毛球运动的"流畅回合",提高学生练习和学习的积极性。2)其次,在教学生反手发网前球技术、前场步法和正手网前搓球技术。学生反手发网前球,对手使用前场步法移动到网前在使用正手网前搓球技术将羽毛球回击过去,发球学生同样使用前场步法和正手网前搓球技术将羽毛球回击过去,循环往返。教师在此时创设正手网前搓球比赛,在羽毛球的中场区域设置标志点,要求学生每次前场击完球回位否则失分,尽可能的把所有学过的技术都运用到比赛中。3)最后,教师在教授正手吊直线球技术和正手网前挑高球技术。当学生掌握这俩项技术再加此前学过的技术就基本可以在羽毛球场全场活动,可以进行正规的羽毛球比赛了。教师在此时创设羽毛球比赛不用在附加限制条件,学生将所有学过的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在羽毛球众多技术中选择几项技术组成使学生能够体验"流畅回合"的组合,每教会学生一套组合技术,可以组织一次教学比赛。研究结论:羽毛球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比赛中的实战能力。羽毛球运动技能教学策略要符合"流畅回合"的致趣要素和项目特点,贯穿学以致用教学理念,多设置教学比赛,注重学生游戏体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要多给学生创造输出体育知识的机会。降低羽毛球比赛对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爱上羽毛球运动,培养坚持锻炼的习惯,达成"终身体育"的目标,使学校体育符合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大背景。